2008年9月30日星期二

豪雨侵袭山崩地陷 浮罗新旧路危机重重

豪雨侵袭山崩地陷 浮罗新旧路危机重重






转载自:光华日报 - 世界历史最悠久的民营华文报
二零零八年九月三十日 晚上七时十二分
(槟岛西南区30日讯)

近月来面对连绵豪雨,再加昨晚的一场长命雨,使到浮罗旧路再度崩塌,目前仅剩一条车道使用,如豪雨再不停止,该段道路不排除会大坍塌,届时将造成更大的破坏!
至于通往浮罗新路的路段同样面对危机重重,一些重修好的防崩墙不堪昨日的一场山洪而宣告再度崩塌,情况令人担忧。

于昨晚10时开始下起的大雨,至今日上午10多个小时的“长命雨”,导致浮罗新路及旧路遭山洪猛烈的冲击,尤其已“崩泻”及“伤痕累累”的浮罗旧路更严重的出现崩塌。
于本月初崩塌的浮罗旧路“缺口”在经过抢修后原本已恢复原貌,但是昨日的一场豪雨,使到甫维修后的上述地点,再度发生坍塌,而这次的事件比上回更严重,崩泻的地面仅剩一个车道可使用。

由于该路属于浮罗通往市区的交通要道,公共工程局也派人在上述地点维持交通秩序,以策安全。

至于在浮罗新路也同样面对类似的情况,一些于月中原本已修好的山壁防崩墙再度不堪洪水的冲击而崩塌,同时位于从浮罗市区至新路的2公里处,山壁大石大滚落路中,所幸未造成任何伤害。

这场大雨也造成较低洼的地区淹水,其中包括浮罗山竹园新市镇的祈祷室、警亭等也逃不过洪水的浩劫,对市民造成诸多不便。

2008年9月27日星期六

126年悠久历史的市镇中央喷泉


撰文:程文慧

设在市镇中央的喷泉兼小交通圈是进入浮罗山背八个地区的分水岭。据说,这个由已故辜上达
建于1882年的喷泉已有126年悠久历史,当地村民笃信这座喷泉掌控着浮罗山背的兴衰,喷泉底下左右两侧的狮子面所喷出来的泉水,象征着当地的繁荣兴旺,如果把它移走或拆除,势必给村民带来霉运。可惜的是,有鉴于缺乏维修,这座喷泉在不久前已停止洒水,仅剩下虚有其表的两根石柱子充门面而已。
(辜上达 (1833-1910),漳州人海澄人,是甲必丹辜礼欢的曾孙,第一位在1880年取得新加坡烟酒饷码合约的槟城巨商。他历任工部局委员,也是最早荣膺太平局绅者之一在浮罗山背,则建造一座喷泉和医院,以纪念他的父亲辜登春)

1920年代的浮罗巴刹和街景。浮罗山背位于槟岛西南方,其巴刹的主要顾客是在当地果园和种植园工作居民。辜上达在当地拥有大量果园,镇上的喷泉便是他出资建立的。

除此之外,浮罗市镇附近也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物,包括建于18世纪的丹达雅巴尼姆都玛利安曼(THE THENDAYABANI MUTHUMARIANMMAN TEMPLE)印度庙,它也是浮罗山背最古老的庙宇,单单是百年的老庙宇和老店,就足以证明浮罗山背仍然保有着最原始的韵味了。

另外,建于1854年的罗马天主教堂,也是浮罗市镇上一栋百馀年的历史建筑物,前身是一间亚答屋,后来经过翻新改成现有的堂皇富丽教堂,再加上英殖民地遗留下来的华人神庙,阅读起来俨然一本活历史书,让浮罗山背成为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小城。

如果你喜欢豆蔻或槟城土产,不妨到浮罗山背新巴刹选购琳琅满目的腌制豆蔻、芒果和乾果等,或者体验一下浮罗人的敦厚人情味,听听顾客跟巴刹小贩此起彼落的“杀”价声,也蛮过瘾的。

此外,浮罗山背也是一个绿色生态旅游探险乐园,茂密的树林,迎风而立的参天古树,令人暂时远离尘嚣的烦扰,顿时精神抖擞,不时还可见到可爱又顽皮的猴子蹲坐在马路旁,摇尾乞怜,向过路人乞讨食物。

每天下午四时许,浮罗勿洞(PULAU BETONG)的鱼虾市场,就围满了许多远道而来欲购买价钱相宜又新鲜的鱼虾,除了自供当地人之外,剩下的鱼虾就会被分发到浮罗市镇巴刹售卖。

为了卖到鲜绷活跳的海产,许多本外地人不惜舟车劳顿,驱车到浮罗勿洞的鱼虾市场,排队购买刚从海上捕捞上岸的鱼获。

除此之外,浮罗山背往直落巴巷途中也有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名叫大湾桥(AIR TERJUN TITI KERAWANG)。从入口处徒步100公尺,别有洞天,即可见到这个天然瀑布。每到傍晚时分,成群结队的孩童和大人都会到瀑布旁玩水嬉戏,或者拍照写生,淙淙的流水声,啁啾的鸟鸣声,再加上迎风飞舞的落叶,构成天籁之声,令人留连忘返。

怡人风景尽收眼底后,再往大湾桥旁的热带水果摊档逛一逛,尝一尝热带水果的风情,只要能够说出口的水果,这里就有出售,包括大家所熟悉的红毛丹、芒果、黄梨、火龙果、番石榴、香蕉、木瓜、西瓜、苹果、奇异果、鲜橙和椰子等,当然还少不了果中之王和果中之后—榴连及山竹。

浮罗山背——槟城的绿色生态旅游探险乐园,让您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浮罗山背——槟城的绿色
生态旅游,探险乐园,

让您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撰文:程文慧


地理位置坐落在槟岛西南县的浮罗山背,被喻为槟榔屿的世外桃园。浮罗山背地域宽广,土地面积17,345.15公顷,不过,却仅有大约12万人口,整座山共划分为8个地区,每个地区的人口平均介于2000至2500人,于是乎,整个浮罗山背的人口几乎就是集中在这8个地区了。

顾名思义,浮罗山背占了一半以上复盖着青葱的热带雨林和翠绿的山丘,这里盛产榴连,每年4月至7月榴连飘香的季节时,更吸引了络绎不绝,慕榴连之名而来的本地人和国内外饕客,驱车穿越蜿蜒的山路,只为了一尝果中之王,可见榴连的魅力无法挡。

除了浮罗市是主要的市镇以外,其他7个地区分别是班台亚齐、双溪槟榔、双溪槟榔港口、新路头港口、文丁、浮罗勿洞和亚逸不底。各县署政府部门的办公地点,都设在浮罗市镇上,所以,浮罗市俨然一个“城市”。

别以为浮罗市镇很大,其实它只不过是由两排店屋和住宅所组成的一条长街,大部分属战前建筑物,这里的商业活动几乎是由马来人和华人商家包办,他们经营着家庭式小生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纯朴,粗茶淡饭,遇到外地来的人客,份外高兴,百般的留客,殷勤招待,充份显示出浓浓的乡土人情味。

谈起浮罗山背,大家马上联想到榴连飘香,毕竟浮罗山背是槟城主要生产榴连的地区,单是浮罗山背估计就有3000公顷土地是果园,其中至少有3000户人家是以种植榴连为生。

屈指一数,槟城最受欢迎的榴连品种计有“葫芦”(新港)、“坤宝红肉”(浮罗山背双溪槟榔)、604(浮罗山背的双溪槟榔)、“青皮15号”(直落巴巷)、B8(新港)、6688(美湖)等,想要尝尝牌头榴连,就必须到浮罗山背走一趟了。

从巴六拜国际机场前往浮罗山背只需要15分钟车程,从渡轮码头到浮罗山背则需45分钟路程,从槟城大桥至浮罗山背也只是半小时光景,交通的利便,浮罗山背仅在咫尺之遥。

除了榴连之外,早期的浮罗市镇也种植了大量的豆蔻、丁香和橡胶,捕鱼也是当地市民的经济命脉,由是之故,居住在这里的村民所从事的行业,几乎与农耕、榴连、豆蔻、丁香、巴拉煎、虾膏、海产等家庭式轻工业,息息相关。

由于这里的生活节奏缓慢,就业机会不多,许多年轻人在成年之后,纷纷离乡背景,到城市里觅职或求学,然后就在城市里落地生根,组织自己的小家庭,导致浮罗山背的人口越来越少,已成为变相的老人村了。


2008年9月8日星期一

不用一枚铁钉建造的百年客家古屋曝光



浮 羅 山 的百年客家古屋
不用一枚铁钉建造





转载自:光华日报 报道/摄影:西南区记者谢施薇 (centre)


日期:2008年8月17日
时间:上午10时30分

(槟岛西南区16日讯)百年客家古屋曝光,这间不用一枚铁钉建造的古老板屋,虽历经多年风雨,但是依然屹立不倒,充分展现出老一辈客家人造屋技术的高等智慧。




这间坐落在槟城新港老港山上的古屋,是利用榫卯结构方式来稳定屋身,即利用木材套进凿孔内,进行固定及连接作用,完全不依靠一根铁钉,建筑方式非常奥妙,而其地上仍然保留着黄泥地面。
文史建築研究及保護工作者陳耀威在作古屋深入考察

该属于房氏两兄弟的祖屋,是在槟城客属公会配合台湾客家电视台录制采访浮罗客家人的历史行程中,首次在众人面前亮相并被摄进镜头内,让大家一睹客家古屋的历史面貌。



兄长房娘胜(57岁)告诉台湾客家电视台文字记者陈君明说,这间屋子是由其祖父所建造,当时由于缺乏现代工具的辅助,因此建立该屋子共耗费了10年的时间。

他解释说,当时其祖父在砍下树桐后,放着3年后等其树皮腐化,才削去树皮取出中间坚硬的树心作为屋柱,屋墙则利用槟榔树作为木板,然后再使用亚答叶铺盖作为屋顶。



目前,这座古屋已经进行了多次的翻新,屋顶从亚答叶变成了锌版,而部分损坏的屋身也利用锌版及木板来修补,唯一保留就是屋柱仍然不用铁钉,而地上也是黄泥地面

“我们兄弟俩都没有计划为该屋子进行装修,只望一代传一代,祖屋目前也已经慢慢变成储藏室,收藏农耕物。”房娘胜说道。



弟弟房娘兴则说,该古屋占地16英亩,由其祖父一代传一代至目前的第五代,每逢过年过节,他们一家人都会回到古屋内团聚。

他说,迄今他们两兄弟间中都会在该祖屋居住,该祖屋比起现代屋子更加凉爽,而且在开辟山路后,前来祖屋的路途也非常方便,不用再犹如以前般艰辛的爬山。


房氏祖先早前从中国来到槟城后,在该山上开辟园丘进行割胶工业,目前房氏两兄弟仍然以割胶为生,不过他们的下一代已经转向现代行业发展,恐怕割胶的技术将来会失传。

房娘胜补充说道,虽然下一代对割胶行业没兴趣,不过他仍有意翻种橡胶树,聘请外劳延续割胶业。

当天,两兄弟也在现场示范了客家人割胶及制作胶片的艰辛过程,令大家大开眼界。

------------------------------------

来自台湾客家电视台的文字记者陈君明及摄影记者洪炎山是配合浮罗客家村的成立,特别前来采访大马客家人的历史及演变,他们在客属公会的安排下,在槟城逗留两天,过后到怡保进行采访。

文字记者陈君明对本报记者说,槟城的客家人都非常热心,在他们进行采访期间给予许多便利,采访过程非常顺利。

他说,台湾客家电视台此行的目的主要是采访海外的客家人生活,包括他们在生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历史及演变,而他也认为,单一族群被同化得很快,许多客家文化已经逐步流失。

当天出席的客家人包括浮罗客家村联络委员会主任曾高远、署理主任官复翔、副主任魏福来、拿督陈宝华局绅及福利股股长古添发。


2008年9月3日星期三







客家新聞雜誌

第一個常態播出,以客語發音、報導客家人事物的雜誌型聞節目「客家新聞雜誌」,每個星期三晚上10:00,在十七頻道的客家電視與大家見面。 客家電視「客家新聞雜誌」,由客家暗夜新聞主播吳奕蓉擔任主持人。吳奕蓉從事客家電視新聞工作資歷豐富,藉由親切細膩的主持風格,呈現出更豐富內涵的客家文化報導。


世界各地到處都有客家移民,而位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客家人就大約有130萬之多,是除了中國及台灣以外,最多客家人居住的國家;以地理位置來看,首都吉隆坡所在地西馬地區約有60萬人,另一邊位處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島的東馬則有70萬人左右。客家新聞雜誌從這星期,連續四集就為鄉親朋友介紹馬來西亞,認識當地客家人的宗教文化以及政治經濟成就。

砂勞越遍客蹤
本週記者李一凡、彭晉祿先領鏡頭,來看到東馬砂勞越的首府,同時也是知名導演蔡明亮的故鄉-古晉城。古晉城是個華人佔將近了一半人口,客家人又佔華人人口一大半的大城市。也是很多客家人落地生根快兩百年的地方,所以不但客語相當通行,許多地方還直接被取名叫「客家城」。到底砂勞越的客家人如何保持族群地位,又為何能擁有如此高度的族群自信?

移民客的苦力學,打造西馬新版圖

約莫兩百年的時間,客家人外移至馬來西亞謀生,拜訪西馬的檳城州及霹靂州的移民客,有著移民者的共同特質,刻苦耐勞、冒險犯難,以苦力發展經濟。胼手胝足的馬來西亞開墾史,在近五十年來客家人及華人,也面臨到國家政策不平的窘境。馬來西亞聯邦由於早期是英國殖民地,因此在獨立時,便沿襲了英國的君主立憲體制,各州的名義元首為「蘇丹」,但實際的行政權,卻是由各州議員席次較多的政黨組成行政議會,並由首席部長或州務大臣,主導全州事務.記者陳君明、洪炎山在馬來西亞的採訪報導。

聚焦西馬(二)

馬來西亞的教育分為初等、中等及高等教育,其中初等或中等教育普遍又分成國民、國民型及私立學校,所謂國民學校是政府主導並全額補助的學校,以馬來文教學;國民型學校,政府只給部份津貼,主導權仍屬於各校董事部。而大馬的華文教育大部分便屬於半津貼國民型學校或私立學校,這些學校所需的經費,大部分就由華人自行籌募,因此經費的問題常常影響到辦校的成效。而到了高等教育時,因為大馬政府限制各種族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對於華人私立中學的文憑又不予承認,因此許多年輕人必須忍受離鄉背井到國外讀書,而人才也因此流失到外國。如何用華文來凝聚華人力量來抗衡不平等的政策,又能夠讓各族群的母語像是客語這些,能夠傳承下去,對西馬的客屬公會來說,目前是一個矛盾又很棘手的問題,記者陳君明、洪炎山在馬來西亞的採訪報導。

記者陳君明、洪炎山在馬來西亞的採訪報導










檳城州140萬人 客家人占14萬
2008-09-18 20:40:00 


【陳君明.洪炎山/馬來西亞】

檳城州140萬人口中,約有14萬人,約10%是客家人,其中客家人最集中的,是在檳島西南部的浮羅地區,而浮羅地區的雙溪檳榔,及浮羅勿洞,又分別有9成及5成以上,是客家人,最近他們開始計畫,打造浮羅山背客家村,希望尋回客家認同,並促進浮羅地區的繁榮,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個地方。

紅毛9月摘大顆的,一直摘到紅毛,到第2年1月這樣拿著長長的竹竿,加上特製的網子,66歲的鄭明坤正收割著豆蔻鄭明坤是檳島的豆蔻大王,全馬所賣的豆蔻干,大部分是經他之手醃製的。

手上拿著刮板,慢慢的將盒裡白色的膠汁攪勻,難得有機會,用傳統的方式製造橡膠,房娘勝難掩興奮之情,等到膠汁漸漸凝固後,再放入一旁,也有30年未動的機具裡壓製,越來越薄的橡膠原料便完成了,早在30年前,浮羅山區家家戶戶,幾乎都這樣生產橡膠。

也許是延續客家人在中國原鄉,靠山吃山的生活模式,浮羅地區的客家人,也多聚居在山區,而豆蔻 橡膠就變成為,浮羅山區客家人的,主要經濟命脈。 秉持著有田斯有財的信念,賺到錢了,農民就買更多的山田來耕種,也發展出自己的農業版圖,但隨著90年代橡膠價格大跌,大量的橡膠樹被砍伐改種果樹,豆蔻的口味,又不再為世人所喜愛,市場銳減,而紅毛丹 榴槤等大宗水果,價格也未見起色,浮羅山區的客家人,開始大量外移,客家聚落也面臨發展的瓶頸。

就在今年年初,一群熱心於,客家事務的浮羅客家人,看到了浮羅山區的發展困境,又擔憂年輕人流失後,會產生客家認同的危機,於是他們開始尋找,浮羅客家人的特色,籌備浮羅山背客家村計畫。

客家村計畫,便是希望讓浮羅山背,能夠從農業轉型到觀光,吸引觀光客來拜訪,這個美麗的山林田野,以增加工作機會,這個計畫能不能成功,就看他們能否將〞客家〞,打造成為一個賣點。

新聞來源: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