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30日星期二

第四屆的客家新聞獎-- 陳君明得奖了!

各位馬來西亞的好朋友

好久不見,又和大家報一個喜訊,我還是沒有結婚,還是孤單一人,去年到馬來西亞採訪的專題,聚焦西馬系列繼贏得在今年第四屆的客家新聞獎外,又入圍台灣第八屆卓越新聞獎,這個獎是台灣新聞界最重要的獎項,在這邊和大家分享這個喜悅。

卓越新聞獎網頁

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4/article.php?storyid=30



安康

************************************
台灣公廣集團 客家電視新聞部
客家新聞雜誌 文字記者 陳君明
電話:02-26302057
傳真:02-26318200
手機:0936341105
http://www.hakkatv.org.tw

-------------------------------------------------------------------
各位馬來西亞的好朋友

好久不見,在這裡和大家報一個喜訊,並不是我要結婚了,我還是孤單一人,就是我去年到馬來西亞採訪的專題,聚焦西馬系列在今年第四屆的客家新聞獎哩,得到第二名的肯定,在這邊和大家分享這個喜悅,也再次感謝大家的幫忙,才會有這樣的機會得獎,也請各位幫忙和其他沒有MAIL的好朋友們分享這個喜悅,希望在不久的未來還能到馬來西亞拜訪各位。

安康

客家新聞獎網頁
http://www.topwin.com.tw/hakkanews/05-401-04.html

作品名稱
聚焦西馬系列報導
服務機構
客家電視台
參賽人/代表
陳君明


作品介紹
馬來西亞離台灣不遠,搭飛機大約四小時半便可抵達,但是在台灣要看到了解馬來西亞並不容易。此系列報導,主要以西馬為例,從政治、經濟、教育、語言及族群的角度來看西馬,並透過採訪客籍企業、客籍學校、客籍社團,甚至是分屬不同政治立場的客籍政治人物,來深度的認識我們的鄰國,本次系列報導,共分為政治經濟篇「勞動。壓迫。民主」及教育語言篇「母語。國語。認同」兩大主軸。

入圍理由
本節目取材馬來西亞客家相關情境,深度探討當地客籍企業、客籍學校與客籍社團的生活脈絡,完整描繪客家族群在不平等待遇中如何度過的際遇;也藉由此一節目引發客家認同及母語傳承的教育問題。



2009年5月13日星期三

浮罗山背 - 可以这样玩



























浮罗山背,这座美丽的山城,有海浪,夕阳,田园,稻田。
再多几年,在发展洪流淹没下,村不再春,树林很快会成为石头森林了。
亲爱的朋友,是时候来看看了。。。。。。。。。。。。。。

2009年2月10日星期二

浮罗山背.古家.上台湾客家电视台

http://

浮罗山背.古家.上台湾客家电视台 (1)


http://
浮罗山背.古家.上台湾客家电视台 (2)

http://
浮罗山背.古家.上台湾客家电视台 (3)

http://

浮罗山背.古家.上台湾客家电视台 (4)

2009年2月5日星期四

臺灣湯九懿二访浮罗山背


【湯九懿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May 21, 2009


悼念 魏福來先生

我在馬來西亞的日子

依靠很多人的照顧

我一個隻身前往異國的女孩

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然而

我總有許多支撐著我的力量

這些疼愛我的uncle、auntie們

讓我在異鄉卻不是孤軍奮戰

時常給我許多溫暖

或許在前一刻我與他們是毫無關係的人

可是

往往在下一刻

我得到的卻是家人般地關懷




魏福來先生

在我第一次去Balik Pulau做研究的時候

認了我、筱蓉、靖雯當乾女兒

說真的

第一次去的時候與他接觸最少的就是我

於是對他老人家沒有很深的印象

只知道自己認了個乾爹



今年二月再次前往Balik Pulau

在那裏的每個日子

他都會來看我

陪我去做研究

甚至幫忙我找訪談人

還說了

要我下回再到Balik Pulau時

一定得住在他家



回國的前一天晚上

大家幫我餞別

乾爹問我什麼時寫完論文?

完成之後一定要送一本給他

問我什麼時候畢業?

他要來台灣參加我的畢業典禮

問我什麼時候結婚?

他要來台灣參加我的婚禮



我們約定好了

今年十一月

他要來台灣玩

我要帶他到台中的家

我要讓我爸媽見見他老人家

我要帶他到處去玩

我要帶他去吃很多好吃的



我甚至還記得

他說這些話的表情

也記得

他給我壓歲錢的疼愛眼神



之前

我總開玩笑地對友人說

現在最不想去的就是馬來西亞

因為不想再去工作了

但是

這幾天才在跟靖雯說

我好想去馬來西亞

好想回去Balik Pulau

她問我為什麼

我卻也說不上來

或許

是我感受到您猝逝吧



我一直很慶幸

這一路走來

有您的陪伴

讓Balik Pulau成為我另一個家

雖然我們的約定已經無法完成

但是我會努力地走下去

不辜負您對我的期望



乾爹

我愛您

一路好走









臺灣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文/廖純瑜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二生)、




圖/徐汎平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三生)】



   在馬來西亞檳城的山區裡,有一個夢幻般的名字叫浮羅山背。它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居民純樸、善良又親切。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純客家村落。


  在此,當地政府有意效法台灣的美濃村,把它發展成具有觀光特色的小鎮,使其聲名遠播,藉以提升經濟效益。


  話說浮羅山背所居住的客家人,主要產業是以種植「榴槤」等水果為主。他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此外,還須一人身兼數職的工作。真可謂具有標準「煞猛」、「勤儉」的客家民族性。


  同時,在此也再次印證了:「客家人靠山吃山,逢山必有客!」的古諺。

2009年1月14日星期三

RTM-前線视窗-浮罗山,客家情

光华日报的报导 21-01-2009

浮罗客家村人气旺 本地电视台新春抢播风情

(槟岛西南区21日讯)浮罗客家村这个农历好热闹,本地电视台纷纷在农历年期间,抢播浮罗客家年菜及风土人情,让全国人民有机会一窥槟城浮罗客山背的风貌!

浮罗山背自从槟州客属公会推动成立客家村以来,远在台湾的客家电视台及国立中央大学客家社会文化研究所也在去年中旬到来浮罗作深入的考察及访问,已使到这座小山城,一时之间客家村也在台湾客家电视台播放,及传遍整个台湾。

这次本地两家电视台,即国营电视及NT7也纷纷对浮罗客家村慕名而来拍摄新年特备节目,尤其是浮罗山背道地客家人的年菜、风土人情、客家习俗、客家后裔、浮罗古迹及客家古老行业等,成为电视台“摄入镜头”的对象。

据本报获悉,这次本地两家电视台在获槟城客属公会的精心安排下,特地前来采访浮罗客家村,主要是希望让国民能够更深入了解这座小山城的真实面貌。

有关国营电视台 TV1 的播放日期为2月9日、10日、11日、12日、13日、16日17日及18,19,20日,时间为中午12时20分至12时30分。

有关节目的内容包括客家文化系列报导,共有10集,其中5集重点是在浮罗客家村。

其中也拍摄客家后裔房娘胜的古屋,客家人种植的榴连园,豆蔻园及客家村落的古色古香建筑物。

至于NTV7电视台则将在农历年初二下午6时至7时播出浮罗客家村新年年菜特辑,有关电视台已在去年12月拉大队前来浮罗进行拍摄工作。

有关电视台也拉队到浮罗双溪槟榔港口及各地区拍摄,以便能够体现浮罗山背的乡野生活及文化习俗等。

一般相信,这次电视台播出的新年特备节目及客家年菜届时电视观众将有机会更深入的目睹浮罗客家村的风貌人情,同时也会为浮罗山背带来更大的经济及旅游效应。
相关照片


缘起。。。。。



古大哥,我是RTM《前线视窗》的记者兼制作人—陈彦妮

我们将制作一个客家文化的系列报道,共8集。
播放日期
TV 1 : 9,10.......20-02-2009
一连10天,time:12.20 to 12.30 noon (中午)


其中4集希望能够重点报道浮罗山背的客家村


希望能够得到古大哥的协助,顺利采访浮罗客家村联委会老前辈们,让我们的观众能够深入了解客家文化。以下是我们策划的采访内容和拍摄角度。请多多指教!
1.浮罗客家老屋后裔房娘胜和房娘兴(从客家古早屋看客家先辈靠山吃山,刻苦耐劳的拼搏精神) 访问范围:谈屋子的历史,建筑特色,先辈从事的工作,目前继承割胶行业所面对的挑战。 拍摄场景:老屋建筑特色,两兄弟示范传统割胶方式,房氏祖辈的旧照片,房子或浮罗山芭的旧照片。
You Tube Vedeo,Please Clik here:
And Here:

■ 本地电视台制作人及台湾学者团与客属公会署理会长拿督谢诗坚、
浮罗客家村主任曾高远及当地客家村委员在新港客家后裔房娘胜的老屋合影。


2.客家古老行业经营者——中药店老板& 榴莲/豆蔻园主(探讨客家人的拼搏与求知精神代代相传) 访问范围:祖辈经营中药或种植业的缘起,继承祖业所面临的挑战。 拍摄场景:中药店,果园。 建议的采访日期/时间:12/1/2009(星期一中午)


3.浮罗客家村联委会老前辈/古大哥 (从联委会的成立背景看未来“客家村计划”的愿景) 访问范围:客家村落的状况/宗教和经济活动,成立浮罗客家村联委会的目的和,客家村未来计划. 拍摄场景:客家村山景,浮罗市镇,街景,客家人承办的崇德华小,天主教堂,玄天上帝庙 建议的采访日期/时间:13/1/2009(星期二早上)



4.罗客家村联委会理事魏福来(从客家移居南洋后建设山城,看客家人开枝散叶,回馈当地的具体贡献) 访问范围:其父亲魏伍南来的历史,早年从事的行业,传统行业的没落,客家精神与特色。 拍摄场景:魏福来的住家,父亲南来的重要资料/照片,魏伍捐献浮罗勿洞华小校地。 建议的采访日期/时间:13/1/2009(星期二中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