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5日星期三

紅樹林保育有展望 從資料小館延續理念……


報導:蔡愛卿 (中國報 25-7-2012)
今年初由檳城水監督組織開展的“自然教室”紅樹林保育計劃,在即將進入尾聲之際有了一個“家”。他們獲得浮羅勿洞漁村畫室主人古添發借出空間,在畫室前方開闢了一個小小展覽館。
 這個展覽館,不但是自然教室過去一年來收集資料的成果,也標榜著浮羅山背紅樹林保育計劃的一個里程碑。
 有關計劃負責人黃雲雲受訪時說,小展館中展出的是他之前整理出來的紅樹林保育資料,曾經在教育博覽會展出。這些資料在展出之后就一直收著。現在有了漁村畫室空間,他們就展出這些資料,包括參觀者拍攝的照片和學生畫作,作為紅樹林保育計劃過去一年來的總結。
須預約參觀
 黃雲雲是在去年獲得來自聯合國環境署UNEP-EPLC屬下的基金,以便在浮羅山背進行紅樹林保育計劃,在今年初開始帶領中小學生、學院生與公眾參觀紅樹林,為檳城水監督組織的第一次淡水地區生物多樣性保育計劃。
 今年學校新學期開始以來,她已9次帶領參觀團深入紅樹林,共有206名參觀者。這些團體包括浮羅山背藝術協會、北海真光學校、恆毅中學、鍾靈中學、伯樂學院、檳城佛學院周日學校、理大等。年齡最小的參觀者是3歲,最大65歲。
 自然教室小展館在一批義工協助下,目前已經布置完畢。
 檳州行政議員黃漢偉及浮羅山背藝術協會主席朵拉日前也特地前往參觀。不過,目前這個小展館無法定時開放。
 黃雲雲說,由于沒人看顧,他們無法定時開放給公眾參觀,只能以預約的方式安排。
 她歡迎有興趣參觀者與他們聯絡,更希望浮羅山背的學校可以安排學生到來參觀,讓他們了解浮羅山背的珍貴自然遺產。
 日后他仍會不時把更多新的資料,用來充實展覽館。
 詳情可瀏覽自然教室面子書專頁http://www.facebook.com/penangmangrove
大人小孩都是教育目標
紅樹林保育計劃的內容,其實不只討論如何保護紅樹林,還包括淡水保護、海灘污染、紅樹林與地方經濟的關係等。
 黃雲雲說,不論是大人或小孩,大部分人對紅樹林皆感到陌生。不過,小孩對紅樹林會更好奇和有更多創意的想法。現代許多小孩的課余時間,多數在玩電腦遊戲,因此參觀紅樹林是他們接觸大自然的難得機會。許多小孩對于沙子、花、貝殼、寄居蟹,都表現得很興奮。
 他說,也有部分小孩完全無法投入。他們在參觀過程中總是投訴海灘太熱,肚子很餓,想要早點回去。一些成人參觀者也會這樣。但自然教室依然以這群對紅樹林完全不了解或沒興趣的人為教育目標,這也是自然教室推動保育的目的。
 黃雲雲每次策劃參觀團除了主要內容一致,還會配合不同主題調整內容,如國際義工日、世界濕地日、世界森林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世界環境日等。
遺憾找不到保育伙伴
黃雲雲當初推行自然教室的目的之一,是希望找到一些能與他一起推動紅樹林保育的檳城伙伴。不過至今他未能找到這樣的人,對他來說是個遺憾。
 黃雲雲本身是南馬人。他說,自己可能有天會離開檳城,他不希望有天自己不在后,紅樹林保育的工作就停止。但至今他仍未能找到有心與他一起推動紅樹林保育的伙伴。
 他說,大部分參觀紅樹林者都抱著遊玩心態,過程中學習一些有關紅樹林的知識。大家回去后,就沒有再參與保育活動。
 他發現很多檳城人願意義務協助文化活動,但對自然保育活動,則很少有人要參與。他認為,自然保育工作的惡劣環境是許多人卻步的原因,包括地點偏遠、需在太陽下曝曬、踩爛泥、汗流浹背、撿垃圾等。
 他說,自然教室目前依然是他在主導,是他比較遺憾的一件事。他找不到幾個人或者一群人來與他一起做。
 他說,雖然自然教室計劃期限只到今年十一月,但如果有人願意一起來做,之前進行的那些活動依然可以繼續進行,經費也可以重新申請。
發現罕見品種鱷魚之眼
雖然目前仍無法建立紅樹林保育網絡,不過過去一年對黃雲雲來說收獲頗為豐富。包括在行走浮羅山背紅樹林期間,發現一棵世界罕見的紅樹品種鱷魚之眼。
 他說,無意中發現鱷魚之眼對他來說是個很大收獲,這項發現令他有機會與著名的紅樹專家交流。因為他的發現,國際紅樹專家ONG JIN EONG教授在今年初來到浮羅山背紅樹林,證實這是第一棵在檳城發現的鱷魚之眼。
 黃雲雲在帶領人們參觀紅樹林過程中也收集了不少資料。他說,在每一次的參觀中他都鼓勵人們拍下他們所看到的各種動植物,並在面子書上分享。人們在不同月份可以拍到不同的植物和小動物,他從中挑選一些拍得好的整理成相冊,成為影像資料庫。
 他說,之所以鼓勵人們自己拍,因為這樣可以從不同視野看到不同東西。而且讓參觀者為自然教室貢獻一些資料,在面子書上分享也可以達到交流目的。
盼出版檳動植物手冊
黃雲雲希望把自然教室一年裡收集到的動植物照片與資料整理成書,出版一本檳城動植物手冊,不但可讓更多人了解有關自然環境保育,也為生態旅遊出一份力。
 他說,經過一年的收集,他手頭上已經有很多動植物照片,本身也收集了很多的資料。他希望能申請到經費或得到贊助,以便出版一本檳城動植物手冊。
 他說,檳城有很多關于美食、古跡的旅遊手冊,但有關自然環境的就不多。他構想中的動植物手冊,是遊客們尋找美食與文化古跡之外的另一種選擇,即檳城美麗的自然寶藏。
 他說,手冊內容以照片為主,配合簡短的介紹。這不只讓大自然愛好者知道有另一個新的旅遊好去處,還可以更深入了解檳城。

2012年7月11日星期三

浮羅山背還是沒被發展覆蓋,80%還挺有綠意,但,會久嗎?
讓我們保留她為藝術生態文化村,保留她的自然美,她的白云藍天,
給我們我們的世世代代,一直到永遠!
My Balik Pulau 2.0
驚艷浮羅山背 2.0 阿古作品(5’x3’)













會長的話

“当榴莲碰上艺术” ——第二届浮罗山背艺术节

浮罗山背艺术协会会长•朵拉•

浮罗山背是榴莲之乡,我们利用浮罗山背的土地优势,“让”榴莲碰上艺术,因为曾有一句诗如此描述“为什么眼中泪水常含,因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浮罗山背的美,自然原始,我们担心因为发展而被破坏,能够与破坏对抗的,除了民众的努力,政府的配合之外,艺术和艺术家也可以扮演抗衡的重要角色。 短短三天的艺术节,艺术家们在这儿写生画画,把浮罗的每个角落的自然美景保留在图画里,这仅仅是一种表面的浮泛表现,更深沉的意义是要让大家意识到,环保的重要,大自然的重要,传统古物的重要,文化遗产的重要。

浮罗山背是槟岛的桃花源,槟岛的香格里拉,为了让更多人看见和认识,浮罗山背艺术协会的力量虽然微薄,声音虽然微弱,但是,我们会继续用心去维护,会不断发出声音。 生命力和创造力都是艺术家必需拥有的,而艺术家除了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也要充满热诚。我们努力要让大家知道,艺术是神圣的,但艺术家并非神圣不可及,神圣的艺术是在生活里产生,艺术家也是一个“人”。

先做好一个人,再来当艺术家。 当榴莲碰上艺术,艺术家云集浮罗山背,让浮罗山背艺术起来,今天的榴莲村将是未来的艺术村。 

2012年5月5日星期六

浮羅山背客家文化剩多少?









報導:蔡愛卿

台灣兩位研究客家文化的學者,自2008年起多次來到浮羅山背展開本地客家人研究,並發現浮羅山背的客家文化與其他弱勢文化一樣,在傳播或傳承上都面臨危機。傳統文化漸漸從客家人身上消失,客家話與客家傳統習俗也面臨傳承問題。
這兩位學者分別是台灣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張翰璧,以及台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教授兼院長張維安。他們的一部分研究結果論文已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學術期刊上發表。

受2因素影響


論文中的資料主要來自針對浮羅居民的調查問卷以及田野調查。他們認為大馬是了解海外客家人的極佳窗口。因為大馬的多元文化與種族背景,令客家人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他者”(Other)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特質,都有很大不同。
他們在論文中提到,客家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全自身文化特質成為一個嚴峻的課題。海外客家文化同樣面對此問題。
在比較大馬與台灣客家文化困境時,他們認為大馬主要受到國家政策和市場語言的競爭影響。各方言群溝通語言的使用主要受到兩個因素,即華文教育體系的建立,以及地區優勢語言的影響。
在國家族群政治、華人小區認同和日常生活三個層面的影響下,許多客家話使用者被動或主動放棄使用先輩留下的語言。此外,不同籍貫之間的通婚,也使得客語使用者越來越少。

鄉區保留文化更完整


對東南亞客家文化有濃厚興趣的張翰壁說,海外客家文化不只跟當地的族群政治有關,跟區域史甚至世界史都可能有密切關係。
她說,泰國北大年曾經是一個繁榮的三角貿易區,浮羅山背的豆蔻和橡膠種植,可能都跟當時的世界經濟趨勢有關。可見客家文化之變化不只受單一國家影響,跟區域甚至世界經濟都是密不可分的。
“我們之所以特別看重檳城的客家文化,主要想從這裡了解客家文化在城市與鄉區所產生的差異。從在東南亞國家做過的研究發現,越是鄉區對客家原鄉文化保留得越完整。致于浮羅山背是不是也保留了客家原鄉文化,他們在未來的研究中將嘗試尋找這一點。”
張維安說,目前由于研究方法上的限制,他們還無法深入觀察浮羅客家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只能通過交談、發問卷和參考文獻的方式收集資料。如果要真正收集詳細資料,必須與客家人生活,再從生活細節觀察與原鄉文化之差異。

浮羅山背猶如生態博物館


研究客家文化的學者在浮羅山背進行一段日子的研究工作后,發現整個浮羅山背就是一個現成的生態博物館。這種概念的引進對保留與活化客家文化有幫助。
張維安教授說,浮羅山背目前的生態仍保持得比較好,成為吸引人們到來的特色之一。它不宜好像東北區那樣大肆建造房屋與商業大樓,而是該朝向綠色建設的方向發展。
他說,如果要規劃旅遊產品,浮羅山背也可以利用現有的優勢。例如把存在了數十年的山上道路重新開發,包裝成歷史探詢之旅,讓人們更了解浮羅山背的過去。
他說,當地居民的產業也可以包裝成旅遊產品,就好像台灣的果農把果園包裝成觀光果園,大受喜歡生態旅遊的遊客歡迎。這樣不但確保果園朝積極方向發展,也帶來額外收入。
他說,人們對博物館的傳統觀念是必須在一棟建築物裡面,裡面展出的是標上說明的標本或實物。但現在浮羅山背整個社區就是一個博物館,到來參觀的人們看到的是活生生的樹、生活著的人們、香火依然鼎盛的古廟。
他說,生態博物館的概念如果引進浮羅山背,不只可以保留客家文化,還可以將之活化,重新注入生命力,成為當地人驕傲的文化資產,而不是走向沒落的過氣古董。

從整體聚落探視族群互動


台灣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針對東南亞國家進行的客家人研究計劃,其中包括了浮羅山背客家人的研究。該學院之下的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張翰璧,對東南亞客家人研究一向抱有興趣,成為帶領學生前來浮羅做客家研究的先鋒。
張翰璧受訪時說,研究主要從從整體聚落的觀點來看浮羅山背客家社群的發展,以及族群之間的互動。四年前開始來到浮羅山背做問卷調查和訪問。
她說,他們也研究其他國家的客家人,但馬來西亞是其中一個最早展開的國家。而在馬來西亞內,浮羅山背又是其中一個最早的。
他們在浮羅山背除了收集口述資料,也進行問卷調查。針對客家人的祖籍、信仰、語言、文化特質等展開研究。
她說,在這之前,他們對鄉村聚落的客家人並不熟悉,已進行的都是聚居在城市的客家人。針對浮羅山背客家人的研究,可說是為他們打開另一個新視界。
最近,張翰璧與張維安兩位學者再度來到浮羅山背,走訪與客家人有深厚淵源的神廟,從信仰方面更深入了解本地客家人。

信奉大伯公與原鄉不同


張維安說,客家人在中國本土時就是一個遷徙的族群,到海外落腳后,來自不同原鄉地的客家人,在信仰和風俗文化方面也有所差別。他們在看海外客家人的特色時,很難區分這些特色是在原鄉就存在,或是移居海外后才形成。
他說,海外客家人除了從中國原鄉帶出來的信仰和風俗文化外,更令他們感興趣的是這些客家人在異鄉如何與當地人互動,當地政權如何影響他們的生活,經濟與文化上如何互相影響等。
他說,在語言上肯定會受當地影響,各地客家人說的依然是客家話,但在詞語方面都有當地特色。信仰也是另一個受影響的方面,例如浮羅山背的客家人供奉拿督公,其他國家的客家人並沒有這種信仰。
他說,有一些信仰的改變是歷史進程所致。像浮羅山背因為有傳教士的到來,使當地客家人信仰天主教的比率比其他地區要高。而在新馬一帶普遍的大伯公信仰,也是在中國客家原鄉找不到的,本地卻有很多客家人供奉大伯公。
“浮羅山背還能找到客家人的清水祖師廟。這在中國客家原鄉是沒有的,清水祖師本來是福建人拜的神。這些信仰形成的原因都是我們一直在探詢的。”


研究範圍涵蓋多國


張維安說,並不是只有他們在做浮羅山背的客家研究,之前也有台灣學者針對不同方面來研究浮羅客家人,包括客家語言調查。他們的研究成果也很重要。
他們的研究並不是單純為了了解浮羅山背,而是有其他地方的研究同時在進行。他們同時進行城市和鄉村客家人研究,也到東馬去訪問那裡的客家人。
他們的研究計劃範圍可謂很廣,包括新加坡、印尼、越南、泰國、中國、印度甚至巴拿馬,凡是客家人落腳的地方,都是他們研究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