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7日星期二

探索山中客家老屋。

我们在黄意明大哥的带领下,
到海山公司探索山中客家老屋。
山中的老婆婆90多岁了。
他们过得,是真正的客家山中生活。
爱卿为了采访,勇敢的驾摩哆上山。
这些照片,都是她拍的。
耀威马上爱上了这间老屋,和屋里生活的人。
他说,还要再来,一定要再来。








烏橋頂山上完好保存
吞獅屋住了五代人
浮羅古跡(下篇)

報導:蔡愛卿
转载自:中国报


和樂融融的劉氏一家

浮羅山背有很多客家人,很多客家人都住在山上。他們的屋子大部分都以木造,而且是屬于吞獅式構造的客家民宅。這種民宅早年在浮羅有很多,不過隨著時代演變,許多吞獅屋都已丟空或嚴重損壞。

不過,在浮羅烏橋頂山上仍有一間保留完好的吞獅屋,裡面住著劉氏一家。從屋子建好的年份算起,他們至今已在那裡住了五代人。至今,這間大屋仍為劉氏一家擋風遮雨,非常堅固。

在熱心的浮羅居民古添發和黃意明帶領下,本報記者與文史工作者陳耀威來到了劉家的大屋,受到友善的劉氏一家熱情接待。主人家劉兆雙(72歲)受訪時說,他們那裡又叫海山公司山,因為那裡早年曾經是秘密會社海山公司活躍的地方。

木料已有百年歷史

他說,這間大屋是其祖父建造于1928年,至今已有81年的歷史。據他所了解,建造大屋所採用的木料全部是其祖父去砍回來的。砍回來后放置了20年后才用來建屋子。

換句話說,屋子木料已有一百年歷史。

劉氏一家為豐順客家人。我們到來的前一天剛好是農曆十五,劉家依照傳統,準備了客家傳統菜餚拜神,包括木耳炒三層肉、黃瓜雞內臟、鹽焗雞、咸菜湯等。

陳耀威認為,劉家大屋是非常特別的例子,而且從外觀看來充滿大氣。其屋子是典型的“吞獅式”構造,浮羅山背的許多老舊民居皆是這構造,不過劉氏一家仍住在這裡,不像其他多數的屋子已人去樓空,或被改為倉庫。

他說,吞獅式屋子在檳城只在浮羅山背能找到,早年有很多,不過已越來越少了。


一明兩暗.門廊凹入
客家人就地取材建屋

劉家大屋屬典型的客家吞獅屋,而且是少見的目前尚有人居住。
陳耀威說,吞獅屋是傳統中國“一明兩暗”堂屋,即一個廳堂,左右兩旁為房間的基本住宅模式。其最大特點是擁有凹進去的門廊。

他說,吞獅屋其實並非客家人獨有。在福建地區,這種構造的屋子被稱為“凹壽”,潮州地區則被稱為“凹肚”,不同地區的門廊深度有所不同。

他說,在浮羅山背發現的吞獅屋基本上是兩層樓,一進式三開間,多數是用木板造的。相信早年的浮羅客家人就地取材,在建造屋子時就採用山上最容易取得的木材為材料,而屋頂也以亞峇取代陶瓦,形成充滿南洋風味的客家民居。

他說,一般上三開間吞獅屋,中間為堂,兩邊為房,樓上可做為房,也可以做為晾乾農作物的地方。

他說,一般上這些建造于早年的屋子,皆採用非常好的木料,可以用上許多年。而且他們採集了那些木料后不會馬上建屋子,而會把木料放上一段時間,讓它變乾變硬后才使用。


傳為洪門會總壇
神秘石屋牆有槍孔


浮羅山背的一些老屋有其獨特的背景,例如浮羅雙溪檳榔巫金三就有一間充滿神秘色彩的石屋,全間子都以切割成塊狀的石頭建造。關于它的來歷向來都只是傳說。目前的住戶在那裡住了60年,也不知道這間石屋當初是為何而建。

巫金三居民李杜深師父從小在那裡長大。他說,這間石屋在他小時候就存在了,據說這裡曾經是秘密會社洪門會的總壇。在他小時候,石屋的主人是黃姓人家。

目前住在石屋的是陳氏一家。陳家的一家之主陳義守(60歲)告訴記者,雖然住在那裡多年,不過他們並不知道石屋的來歷,一切都只是聽說而已。

陳耀威說,石屋經過幾次轉手后,已加建了很多東西,看不出當初的樣子。不過石屋擁有約40公分的厚牆,牆上有槍孔,大門還有早年安全門的痕跡,防禦性很強,從這點來看,這間屋子早年相信並不是做為住家來使用的。所以李杜深師父說這裡早年是洪門會的總壇,可能是真的。

他說,石屋的樑架用上的木料很粗壯,也不像是一般民宅所用。

他說,烏橋頂半山的寶天宮五顯大帝廟,全間也是用花崗石所建,構造與石屋有很多相同之處,兩者之間是否有關連,仍不得而知。


活古跡充滿生命力

罕見的石屋,雖然外觀被漆上了淺藍色,不過仍可看出是石頭所造。
前往劉家大屋的山路特別難行。一些路段不但布滿碎石,凹凸不平,還因剛下過大雨而爛泥處處。已很久沒有騎摩哆的我,一路心驚膽跳,結果還是無可避免地在半山翻倒了。

根據帶我們去那裡的熱心居民黃意明說,這是因為劉家大屋所在的地方,就只有他們一間屋子,因此山路的維修做得比較少,也就特別難行。住慣山上的居民天天經過這些路,也就不覺得有甚麼。但是對于我這個行慣了平地路的人來說,真是心跳一百。

但這些心驚膽跳和受點傷不算甚麼,劉家大屋真的令我們一行人大開眼界。自這間老屋建好以來,就一直維持著它原來的面貌。建造這間屋子所用的木料已有一百年的歷史,這當然是需要主人家不斷地維護。也許一些人對于這家人仍住在“破屋”感到不以為然,但這間仍非常堅固的“破屋”今日已成為客家吞獅屋的典型例子,更可貴的是其主人今日仍住在裡面,這是一間活生生的古跡。

我在對于劉家大屋的老式廁所印象非常深刻,因為那廁所比我老家的廁所還要原始。用來搭建的鋅板已嚴重生鏽,門也搖搖欲墜。廁所裡的“坑”其實就是一片沙地,上面架兩個木條讓人蹲上去。解決之后,用沙土把排洩物掩埋就可以了。

這座原始到家的廁所令我提不起勇氣去使用它。但這也說明,劉家大屋與它早年的面貌相差不遠,這間仍充滿生命力的活古跡就在浮羅山上某處,代表著客家人早年典型的生活面貌。若說浮羅山背該有一座客家村,這裡是該來取經的地方。


北馬縱貫線.浮羅古跡(上篇)
理事會打救遭蟻蝕古跡
古城家廟重建在望

報導:蔡愛卿


浮羅山背擁有其因地制宜而建成的宗祠,外觀看來與一般民宅無異,而且是木造的,古城家廟即是其中之一。古城家廟非常獨特,它被建造在園坵裡,構造與一般園坵屋子無異,如果不是大門上掛了個“古城家廟”牌匾,根本看不出是間宗祠。

古城家廟建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日軍投降后,約有60年的歷史。在浮羅山背雖然是古跡之一,不過此處料不會繼續保留。由于其建築全間皆是木造,經過數十年之后,目前已成為一間破爛老屋,同時無可避免有嚴重白蟻問題。

樑柱多已腐朽

浮羅古城會理事會目前計劃重建新宗祠。如果他們籌獲足夠經費,這間舊宗祠將被拆除。

該理事會總務劉紹棠受訪時說,宗祠破舊多年,理事會在兩年前已提出要重建宗祠。

他說,不過重建的工作進行了不久后就停下來,這是因為理事會都各有所忙,無暇進行。

“我們在即將召開的理事會議上將重提此事,希望今年可以重新推動,當然我們也會進行籌款。”

詢及是否會保留古城家廟,他說,宗祠太殘舊了,根本不能保留。屋內的樑柱多數已腐朽,還有白蟻問題,幾乎是危樓了。

他說,他們計劃拆掉目前的老建築,再建一間大點的宗祠,佔地也要比目前大一些。

曾經擔任浮羅古城家廟主席達30年的前主席劉平東說,該宗祠所在的地段是由一名熱心人士捐贈,其地契誌期1903年。多年來宗祠擁有這塊土地,但是經費卻有限。

他說,該地段多年來由8個信理員管理,不過這些信理員失聯多年,理事會去追查后,發現其中7人已逝世,尚健在的一人已遷到吉隆坡多年,並已九十多歲高齡。

劉紹棠說,他們花了一些時間來處理土地管理權的問題,並數次特地前往吉隆坡拜訪唯一健在的信理員,才終于把管理權轉到理事會手上。解決了土地理權問題后,方可以進行建造新宗祠事項。

陳耀威:好木可耐數百年
翻新就好不需拆


玄武山屬于客潮混合的廟宇,擁有超過百年歷史。
木造的老建築在保留上面對一定的困難?文史工作者陳耀威不認為如此。他說,早年人們建造時所採用的多數是很好的木材,很可使用很多年。即使在多年后一些木質已損壞,只要把那些壞的木材抽換掉,建築物依然可以保留,並不一定要拆掉建築物。

現代人對木的觀念有點誤解,認為木都很容易壞,無法保留。其實木質材料如果保養得好,可以耐上好幾百年都沒有問題。

陳耀威說,古城家廟是相當特別的建築物,在別的地方找不到。他勸請家廟理事會,不要把老家廟拆除重建,反而應該將之翻新,抽換已腐朽的木料。

他說,浮羅山背的黃氏宗祠,古城家廟都是以木結構為主的姓氏宗祠,兩個都是吞獅屋,都是採用本地的材料,這是非常特別的例子。至于損壞情況方面,古城家廟會比較嚴重,黃氏宗祠的情況則好很多。

寺廟不一定要火紅
玄武山變色好可惜

浮羅玄武山廟的香火相信源自中國廣東省陸豐市碣石鎮的玄武山,主祭玄天上帝,建于1881年,並在1900年重建。該寺廟為單殿前帶帶拜亭,並有左右護室的小宮廟。不過可惜的是,該寺廟的外觀在后期被漆成紅色,不再是早年的原來面貌。

許多人認為寺廟外觀就一定是紅色,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觀念。

文史工作者,也是建築師的陳耀威說,不同地方的寺廟,如廣東、福建等,寺廟外觀的顏色也不一樣。例如在潮州客家地區,寺廟的外牆顏色是白色的。

他說,在戰后許多寺廟的外觀漸漸被改為紅色,造成寺廟的顏色基本上只剩下紅磚綠瓦。包括在檳城市區可以看到的一些廣東的寺廟,也被塗上紅色,這其實是錯誤的。

真正採用紅色外觀的寺廟其實在閩南地區,而且他們採用的紅色也不是目前我們所見到的寺廟紅色。

他說,玄武山主殿和護室皆是樸實的客家風格,不過重修于1900年的拜亭則是標准的潮式做法,具有龍頭櫸、寬爪瓜筒和五彩繽紛的嵌瓷。因此玄武山屬于潮客混合的廟宇。

他說,玄武山最近又擴大了前面的戲台,也使到該處變得擁擠起來。玄武山另一個歷史的意義是其門前一對楹聯,是由兩個歷史人物聯名所提。一個是中國清政府駐檳榔嶼第一任領事官張弼仕,另一個是第三任領事官謝榮光。

逾百年古跡年年維修
天主堂蟻蝕漏水


天主堂是浮羅山背最重要的宗教場所之一,也是該處地標。
浮羅山背天主堂成立至1854年,初時那裡只是間亞答屋,后來經過多次修建始成今日面貌。歷史悠久的天主堂也必須維修才能繼續維持,浮羅天主堂目前面對白蟻及牆面水泥剝落的問題,每年的維修費用不菲。

天主堂的饒恆力神父受訪時說,天主堂的白蟻問題嚴重,去年教會才花費一萬多令吉處理並抽換一些嚴重損壞的木板,今年白蟻又有捲土重來的跡象。

他說,天主堂及其附加建築,部分牆面出現水泥剝落的現象,下雨時還會滲水。

“我們的教友不是很多,也沒有特別去募捐來進行聖堂維修,大多數的費用皆要教會自己承擔。”

陳耀威受訪時說,浮羅天主堂今日的面貌相信是經過多次改建后的結果,但仍不影響其古跡地位,這是一座非常值得保留的老建築。

根據他觀察的結果,他相信在修建天主堂的過程中,有用了一些不正確的材料。例如天主堂的尖塔材料就不該用鐵皮,還是屋瓦,彩繪玻璃也被改掉了,近年來在天主堂后部增建的小房間也破壞了其整體性。

2009年9月23日星期三

浮羅山城美食集結號






光明日報/招牌菜‧報導:張麗珠‧2009.09.13

除了榴槤,檳城的浮羅山背其實還有許多。如果不走進去,不近距離探訪,只從掠過車窗的山野樹林村屋來看,你看到的只是一個平凡的村子。在浮羅山背熱情鄉民古添發引領下,我們從吃的前題出發。只不過是隔了一段山路一程車,那就是截然不同的檳城印象了。

有山海包圍,浮羅鄉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豐饒的天然資源,足夠他們自供自足。不少上了年紀的村人一年半截才下一次山,這當然不是因為他們避世,而是山城裡頭吃的夠鮮穿的也夠暖,沒有必要的跟著“浮羅通”上山下山。從叻沙豆蔻這些小吃感受鄉野情濃,吃海鮮嚐鮮,再去雞鴨成群果樹成林的農家吃下的食物和吸進去的空氣,每一口都清新。

山中的一天,吃吃喝喝走走,深度認識了這個小山城。

鄉情小吃
自家風味‧取悅顧客




花生曼煎糕(RM0.50/塊)。(圖:光明日報)



七十多歲的邱亞六,賣了將近50年的花生曼煎糕(大塊面)。他的曼煎糕一塊賣50仙,厚厚實實,花生碎滿佈,價廉物美已不足於形容。許老的親切笑容如鄰家阿公,特別舒服。(圖:光明日報)


三角形的泰國香蕉糕小巧美麗,甜甜黏黏,這是浮羅山背泰國媳婦做的。泰國媳婦說得一口流利福建方言,做得一手好泰菜,她在丈夫的麵檔擺賣自己做的泰國小吃有芒果kerabu,有meng kham等,都值得試。(圖:光明日報)


福建麵(RM2.50)──沒有花稍,不強調加料,這樣一碗福建麵,恰如浮羅山背的樸實無華。(圖:光明日報)


浮羅鮮魚(RM2.20)──北馬人的小販中心總把pasembur叫成“鮮魚”。原來,從前的華裔小販把印度人的pasembur改良成中華版,因為有加了新鮮的魷魚,所以就很無厘頭叫它作“鮮魚”。這是很多人愛吃的“浮羅鮮魚”檔主陳坤林告訴我們的。 他的“鮮魚”用玉蜀黍粉和亞參膏、甜醬、辣醬和其他醬料調成,從顏色到味道都和一般“鮮魚”很不同,所以被圈定為浮羅代表性美食之一。(圖:光明日報)

鮮榨豆蔻汁(RM1.60)──大大粒的豆蔻,去核之後一粒粒擠進榨汁機裡,不消一兩分鐘就打成這一大杯鮮榨豆蔻汁。上桌時只加了一點糖,這杯醒神又豐厚不已的豆蔻汁,可在慶和國華飲料檔口喝到。(圖:光明日報)




沒有黑如墨的醬油,也沒有過鹹的口味,賣了四十幾年的耀記雲吞麵,勝在味道清淡,保留原味。怪不得耀記老板娘告訴我們:“很多坡底(城裡)顧客都說我們的雲吞麵味道讓他們放心,有些人剛動完手術也會來吃。”(圖:光明日報)



本來在浮羅大街擺檔的著名“浮羅叻沙”,在新巴剎小販中心也有分檔。分檔和老店的叻沙一樣好味,鮮香魚味爽口瀨粉酸甜之味。單看壯觀碗陣,已知受歡迎程度。(圖:光明日報)



在馬來西亞,應該沒有幾家小販中心,會像浮羅山背新巴剎小販中心那樣擁有環山的地理位置。小販中心和群山近距離對望,晴天時可以一邊吃喝一邊見山是山。

雨天時,邊吃邊欣賞煙雨濛濛的山腰山林,也很浪漫。

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之外,小販中心乾淨寬敞,攤位一目瞭然,格局設計得很好。最重要的是,裡頭的熟食小販大部份從舊巴剎遷進,具備三四十年資歷,食物有一定水準和自家風味。

吃著這一碗碗比市區味道清淡許多,偏重原味,但不失自家風味的麵食,就知道浮羅山背的小販和檳城其他小販很不同,他們並不以慣常的重口味取悅顧客,而是以浮羅人接受的原味示眾。

這份相對清淡的口味,其實也在告訴大家,這就是為甚麼浮羅山背鄉民比市區的人們長壽健康多了。

光明日報/招牌菜‧報導:張麗珠‧2009.09.13


椰林海鮮‧港口海產‧價錢廉宜



椰林海鮮火鍋店。(圖:光明日報)

陳舒峇和妻子兒子,三個人一條心把藏在甘榜椰林裡的“椰林海鮮火鍋”煮好搞好。(圖:光明日報)

不知道是海鮮吃得多,還是椰林空氣特別清新,這餐廳的主人陳舒峇健壯得來還一臉紅潤。已經在餐飲業奮鬥了近30年的他,多年前在雲頂餐廳打工,在那裡學會了煮炒功夫。10年前,他帶著一家人在藏身椰林的住家前賣起海鮮和火鍋。

聊起從前的廚師生涯,陳舒峇說,他多年前也曾在喬治市市區開過海鮮店。那時候生意不錯,顧客也喜歡他的煮法。

但,他所賺的都拿去繳付店租和基本費用,撐得很辛苦。想通了這點,他索性把生意搬回家裡去。

這一搬,他終於知道自己做對了選擇。第一,魚蝦都用附近港口的,從來不怕沒有新鮮貨。第二,店子就開在自家門前,在零租金的情況下,食物售價也拉低不少。比如說斗鯧就好,北馬平日要在海鮮店吃一尾這樣的大魚,動輒要八九十令吉。但,在海產豐富的浮羅山背,售價只是一半。

“不少顧客特別從市區繞過來吃海鮮。他們告訴我,同樣的價錢,他們在市區只吃一次,到浮羅山上卻可以吃兩回。”陳舒峇說。

如果不吃海鮮,椰林還有火鍋提供。除了一般蔬菜肉類丸子,海鮮配類也取鮮貨。這種進食氣氛,真像你走進一個鄉下朋友的家,直接就在人家門口大快朵頤起來。

椰林海鮮火鍋
地址:311, MKF Paya Kongsi, 11000 Balik Pulau, Penang.
電話:04-8668205/012-4748328(星期二休息)

老馬食途‧浮羅山背私家製作
吃東西 2009-09-26 10:27


浮羅港口新路口住家前的福建麵,沒有檔號沒有招牌,一週只賣2天,慕名而來的食客卻源源不斷。(圖:光明日報)
1 of 7要在檳城浮羅山背吃到一些低調但美味100分的東西,也該有個食途老馬帶路才行。

浮羅港口新路口住家前的福建麵和叻沙,是很多“食途老馬”到浮羅山背覓食的必到處。這檔只在週六和週日擺賣,把分別偏重使用鮮蝦和魚肉熬煮的福建麵和叻沙,弄得同樣鮮美。


不過,賣麵的主人口密得很,他們不多話,照相也不要,只管把麵食捧到你面前,繼續招呼絡繹不絕的食客去。這些麵食那麼好吃,當然和主人取只有幾步之遙的港口魚蝦熬湯頭息息相關。這種鮮味和原味,很容易就討了食客的歡心。

這樣兩碗鮮辣甜酸之味下肚之後,還有其他特別的嗎?還有的,我們去吃豆蔻果醬。豆蔻果醬應是豆蔻最新變身法。


煮出這創意果醬的是蔡老先生。

蔡老先生自己有園圃,裡頭種了50幾棵豆蔻樹,常有收成的碩大豆蔻,讓愛動腦筋的他立志要做出比鮮榨豆蔻汁更特別的豆蔻吃法。不久前,經過多次嘗試,他終於做出豆蔻果醬。這果醬可抹在麵包上吃,可製餡,也可用來沖泡豆蔻飲料。

“把豆蔻洗乾淨切出種子後,將果肉和水一起熬。豆蔻熟軟之後再用篩濾過,重新熬煎一次。前後3小時,就煮出濃濃香香的豆蔻果醬了。”蔡老先生很慷慨,他這麼和大家分享,也希望有興趣的人跟著做。

光明日報/招牌菜‧報導:張麗珠‧2009.09.13

林家大院‧日入而息‧農家生活


光明日報/招牌菜‧報導:張麗珠‧2009.09.13



百年前的木屋壯觀而美麗,這典型的三開間大屋,是早年中國移民下南洋時在這裡建造的房屋模式。林家大屋保存得極好,百年前的黑色木板和架構,至今穩固不變,絕對是學建築者的參考點。(圖:光明日報)



大檸檬剛剛從樹上摘下,鮮黃的外皮還滴着水呢。如此碩大的檸檬,論體積和新鮮度,肯定勝過舶來品。(圖:光明日報)

大粒的是AA頂級雞蛋,小粒的是F級最普遍雞蛋。兩粒雞蛋大小不一,但新鮮度一致。(圖:光明日報)
丁香曾經是浮羅山背開埠時的特產,後來丁香市價跌幅大,村民才紛紛斬了丁香樹改種其他更具經濟效益的果樹,剩下的丁香樹不多。林忠頂目前是浮羅山背主要的丁香收購商,種丁香的農夫,都把丁香交給他出售國內外。(圖:光明日報)
吃著今年當季最後幾粒榴槤,這一桌從美國來的客人,是林家農場的忠實擁躉,每年必定時報到。這種坐在主人家客廳的神桌前吃水果的畫面,特別吧?!(圖:光明日報)
農場每天平均生產7千多粒雞蛋,林家每天收集雞蛋三回,雞蛋每天新鮮送到浮羅市場。(圖:光明日報)



身為林家農場的大家長,林忠頂事事親力親為。在家裡幹活時,他總是赤身,只穿短褲,腰間纏著一塊布,典型的莊稼漢模樣。(圖:光明日報)
林家大院‧日入而息‧農家生活
吃東西 2009-09-23 11:01




當觀光農場成為城市人趨之若鶩的旅遊點,大家都認為這種有青青草地又有農牧成群的農場是悠然生活寫照時,浮羅山背“烏橋頂”的林家農場也有美好風光,但住在裡頭的成員卻一點也不悠閒。

這個每天生產雞蛋、養雞養鴨、水果季節時盛產名種榴槤和本地水果、主人家收購丁香豆蔻的農場,如果單從老房子外頭判斷的話,絕看不出房子後方就是一大片的農場和果園。

上午11點多來到林家,先看到的是林家兒女站在分蛋機前低頭拾蛋。他們從分蛋機中把7種等級的雞蛋分配和收拾好。每一天,他們需要處理7000多粒雞蛋。雞蛋是從後方的農舍拾取的,一天要拾三次。

走進房子後方,大家長林忠頂這時正在後院餵雞、收拾檸檬和量秤丁香,似乎很忙。和他打過招呼,問他平日忙些甚麼,只穿短褲,腰間紮布的他解釋:“今天下雨,沒辦法出外,就在後院收拾打理。我們家園圃很大,有請工人,這些工作平日是他們幹的,我還有更多更重要的事要料理。”

放眼望去,林家果然善用每一吋土地。除了蛋雞,他們連孔雀、兔子、倉鼠、火雞等都養。果樹也很多,除了目前正在“閉關”的榴槤和滿山的豆蔻紅毛丹山竹,後院土地散佈著沙梨、火龍果、楊桃等,能種的幾乎都種了。

林家的老房子裡住了四戶家庭,一家大小數十人。其中一個笑容可掬的妯娌說:單是小孩,這屋子裡就有一打!於是,料理一家大小數十人的膳食、做不完的家務、拾雞蛋採果子等任務每天等著她們,這班主婦因而奉行著日出而作(凌晨5點就起床!),日入而息農家生活。這麼辛勤的農家人,這年代真不容易找到了。

除了農家生活,林家大屋本身已足夠吸引眼球。這次同行的古蹟建築師陳耀威說,像林家大院這種格局的木屋,在大馬是買少見少了。這約一百年前建好的房子,用不上一枚釘,大房子能夠穩當堅固屹立百年,靠的就是師傅當年的精湛建築手法。

林家農場
51, MK5, Titi Serong, 11000 Balik Pulau, Penang.

光明日報/招牌菜‧報導:張麗珠‧2009.09.13

2009年8月31日星期一

浮罗山背艺术文化村推手




KOH:Duck Pond



阿古:爬山乐



张汉发,现年68岁,四十多年来不断在本地与中国各省市间,露天作画,故有露天画家之雅号。在他充满感情的画笔下,大地跃出了光彩,古迹增添了几许沧桑。他已是大马国宝级画家,作品广为海内外艺坛青睐。





廖彼得-Peter Liew,现年54岁,是新马艺坛风景油画的奇葩。已登身国际大师级的他,被槟城古迹建筑及浮罗山背大自然与文化气息所吸引,近日频繁在老街与乡野穿梭作画,为槟城保留下了不少不朽名画。









陈首权-Simon Tan,现年42岁。土生土长的他有一份非常深的岛民情意结,并对古迹,老街景情有独钟。在艺术里,他深感无论是写实或抽象,只要能身系于心中的感受,创作方能感人。厚涂油画里,他用奔放逸笔,挥洒点染古迹的映像,在画中散发出古老的韻味。




阿古--三人行

2009年8月17日星期一

光华心+浮罗情=闹翻天

光华日报100年报庆,在浮罗崇德小学庆祝,节目很精彩。

有为崇德建校义卖,有拔河比赛,卡拉ok 比赛。

当天约有好几千人出席,场面真的算是热烘烘。

老人家我第一次学人家唱k 比赛,

事先讲明:我是来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