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7日星期一

国际画家大闹客家百年老屋






槟城26日讯:

国际画家云聚浮罗山背,客家百年老屋蓬荜生辉。
数十名来自台湾、泰国及本土国际大师级大画家,于昨日浩浩荡荡的直闯浮罗山背,一尝闻名国际的果王果后外,也对房娘胜兄弟的百年客家老木屋,留下深刻印象。
这批以台湾大师级画家刘文三为首的画家群,是乘着参加2009年槟州国际艺术节画展的空档,在我国著名画家廖彼得、张汉发、陈首权及周登明博士,浮罗山背客家文化研究者古添发一行人陪同下,特地到浮罗山背这间已闻名海外的客家百年传统木屋,观光与考察。
房娘胜、娘兴兄弟俩以著名本地水果热情招待,古添发也介绍了这间老屋的历史,与客家先辈们留下的农耕器皿与文物,让画家们深刻体会到,当年客家先辈南来垦荒的辛酸的故事,及刻苦勤俭的精神。
台湾名画家郑宏章、黄明正及泰国宫廷画家苏查教授,也即兴为房氏兄弟们画张肖像。画家们精湛的画功让这座平静的榴莲山,爆出连连惊叹声。

2009年7月24日星期五

探访另一间百年老木屋






今天,在友人的带领下,我看到了传说中的百年老木屋。
这木屋的柱子,听说,是从班台亚齐运来的。
听说,在日本统治浮罗山背时,山上的天主教徒,都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全躲在这件木屋里。
当时,听说,有整百人。
当我们进入这间木屋时,还看到一窝蜜蜂呢。
听说,屋主是我小学的校长,现在已90多岁了。
她们是天主教徒,屋子里,有很多张圣母照片。
还有,很多老照片。每一张照片,都会是一个好故事。
浮罗山背天主教,客家人的故事,应该是可以从这里开始探索。
我的浮罗山背故事,应该要真正开始了。

2009年7月23日星期四

浮罗双溪槟榔及港口,是生态旅游景点








二零零九年七月二十三日

转载自:光华日报

(槟岛西南区22日讯)浮罗双溪槟榔及浮罗双溪槟榔港口具备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厚条件,村民期盼中央政府及州政府协助发展两区。

浮罗双溪槟榔港口村长林次来、村民欧连德、林才生、浮罗双溪槟榔小园主苏成吉、黄占仕、村民谢鸯茱带领记者考察两区的景点,了解其发展潜能。

林次来:体验乡村纯朴生活

村长林次来说,游客从直落巴巷国家公园乘船抵达浮罗双溪槟榔港口码头后,可以参观当地的各景点,体验乡村纯朴的风光以及渔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渔村生活。

“游客可到港口观看渔民补渔网的过程,购买新鲜鱼虾,晚上则品尝海鲜。与此同时,也可以到毗邻的双溪槟榔村品尝著名的炸虾膏福建面,喝豆水。”不过,他说,该村目前缺乏指示牌、地图及景点旅游手册,因此村民希望州政府能全力赞助两村的生态旅游发展。

该村为了促进生态旅游业也设立了网站www.kualasungaipinang.blogspot.com,欢迎有兴趣的游客上网游览。

浮罗双溪槟榔

【景点1】浮罗双溪槟榔河流溪水清澈见底,环境非常幽静,适合到该处嬉水野餐。

【景点2】黄占仕果园及民宿屋,在水果季节内可以吃榴梿,品尝本地水果的魅力。

黄占仕榴梿在今年的水果嘉年华会榴梿比赛中,获得榴梿冠军宝座。他说,若能带动生态旅游业,他计划开放果园让游客参观,也准备了一间民宿屋让游客留宿。

他说,在比赛中获得冠军的D158长蒂(ganjar)榴梿,该榴梿树已有47年树龄,适合在平地种植,种子是从泰国带到槟城,只种植3棵。

【景点3】双溪槟榔义合豆蔻厂豆蔻是槟城的土产,郑坤明的义合豆蔻厂已有约50年历史,每逢榴梿季节都吸引许多游客到来参观购买豆蔻产品,同时也品尝榴梿。

浮罗双溪槟榔港口

【景点4】从浮罗双溪槟榔港口码头乘船,沿着河岸可以观赏到红树林景观及许多珍贵的野生海鸟、晚上还可以观看萤火虫。

【景点5】罗惹酱料厂,了解制作过程,还可以购买酱料作为礼品。

【景点6】可在渔港购买新鲜鱼虾,看渔民补网,还可以吃海鲜。

2009年7月17日星期五

放棄城市投入大自然‧2女大學生闖有機農業


摄影:陈耀威

摄影:陈耀威


摄影:陈耀威






星洲日報/大北馬‧2009.07.15

周新才报导


甫踏足這個小山頭,立刻嗅到一股令人難受的味道。心裡覺得奇怪,現代社會的年輕人,還有人能夠受得了這種臭味,且是2名女大學生。

2名女生蘇淑樺和雷梅詩,一起管理浮羅山背關帝亞齊一片30多依格的有機果園。這座叫武吉格吉的小山四分之三的土地,包括山腳下的一些地段,皆屬於同一地主。

2名女生並非地主,蘇淑樺畢業於理科大學新聞系,27歲,曾經從事市場行銷的工作。雷梅詩畢業於理大特別教育系,在此之前是一名臨時教師。

一段際遇人放棄原來職業

是去年杪的一段際遇,令兩人放棄了原來的職業,投入一個全新,而經濟不穩定的有機農業,卻是天天與臭味為伍,而樂此不疲。

如果蘇淑樺繼續留在她的市場行銷,她還可以繼續扮演一名關心社會的活躍份子角色。雷梅詩若是放棄有機農業,必須再等3年,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為了改變社會和拯救大地母親地球的理想,她們都放棄了物資享受,和城市生活。她們先於去年杪,以玩票的性質參與有機菜園的活動,僅僅是2個月時間的嘗試,便令她們下定決心,要全職投入有機農業。

尋尋覓覓,終於認識一名開闢有機果園10多年的園主,願意和她們合作,把這座有機果園交給她們管理。

收集小販棄物製肥料

兩人遂從市區搬到浮羅山背最偏遠的關帝亞齊漁村。她們把這座有機果園稱為草根有機蔬果園,白天上山和兩名外勞一起工作,晚上回漁村。

有機農場沒有使用化學肥料,也不使用殺草劑。她們經常到浮羅山背巴剎收集小販不要的東西,投入山上準備好的大桶製成肥料。

肥料發酵9個月最好

蘇淑樺說,如果蔬菜、雜魚、魚頭、魚尾、魚內臟能夠有9個月發酵,會是最好的肥料,可惜她們才接管這座果園3個月,要大事發展肥料不夠用,讓它腐化1個月便取出使用。

這種肥料使巴剎的廢料能夠獲得充份利用,資源不致浪費,十分有意義。所以,多嗅它的臭味也值得。

粗重的工作,有外勞代勞。當肥料澆到地裡,那股天然的腐臭味飄蕩在園裡的空氣中,久久不散。

問她們,怎能忍受它?答案是開始時感到難受,現在早已習慣了。

有機蔬果市場有限

種植有機蔬果並不容易,肥料要天然的,野草剷除了,春風吹又生,須特別勤力除草,否則整個山頭轉眼就變成野草叢生的荒野。

可是,令兩名女生感嘆的是,有機蔬果的市場有限,目前園裡的季節性水果盛產,有機店接受不了那麼多,在無可奈何之下,以一般的價格賣到非有機市場。

成本大有機蔬果售價高

有機農場的成本比較高,有機蔬果價格高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以普通的價格售賣,有機農場就要虧本了。

兩名女生的酬勞,是出售農產品的一半收入。目前是季節性水果季節,果王榴槤、果後山竹、紅毛丹、尖必叻、龍貢等農作物盛產,還有一些本地罕見的龍眼、巴西龍眼、榴槤尖必叻等也有少量出產,故暫時還有不錯的收入。

可是,榴槤季節之後呢?她們策劃榴槤季節的忙碌之後,開闢有機菜園。

小山有大片空地可資利用,不久前才賣出一批甘榜雞,可以再接再厲。

辦榴槤會發展有機旅遊業

草根有機蔬果園的園主是個有心人,收集了許多果類品種。許多你能叫出名堂的果子,如無花果、人心果、紅毛榴槤、寶茶、洛神等,都種上幾棵。

這些果樹,從開始到現在,都沒有施放化肥,山上沒有使用殺蟲劑和殺草劑。

一般的有機農場會受到週邊地理環境影響,別人的肥水流進來,所出產的蔬果便不再有機。草根不一樣,它位於偏遠郊野的一座獨立小山,污染的可能性低,空氣清新,風景怡人。

兩名女生還可以在那裡發展有機旅遊業,在目前的榴槤季節,她們舉辦了榴槤會,介紹人們品嚐有機榴槤。

以有機的方式栽培的水果特別香甜,特別是榴槤,更是風味十足。來年草根有機蔬果園的管理進入軌道時,可以上山品嚐有機榴槤王。

從事有機農業,有以下的意義
(一)保障食品安全
(二)保護生態環境
(三)保護農地、土壤和水源
(四)維持人類與地球之母的永續發展。

有機農產品是100巴仙天然的
(一)它在種植過程中沒有使用非天然的化肥、殺蟲劑和除草劑
(二)它必須來自非基因改造的農作物,必須是天然育種,和在天然環境中成長
(三)在加工過程中沒有使用化學添加劑。

星洲日報/大北馬‧2009.07.15

2009年7月16日星期四

古添发简介



古添发,四十六岁,是“大家成功幼教课程”创办人,从事推广幼儿识字教育。八年来,全国各地,包括新加坡,已有成千上万的幼儿从其“古老师幼教系列”教材中受惠。

他离开槟城十六年,足迹遍马新。
2004年回归家乡。走了一大圈后,才发觉:月是故乡的圆,人是故乡的亲,泥土是故乡的芬芳,而最好吃的,则是故乡童年古早的味道。


在工作之余,他积极研究当地的历史古迹与现代人文发展的衔接,更鼓励大家,共同守护浮罗山背这座美丽的山城。
其部落格:www.penanghakkavillage.blogspot.com,也记载了当地客家村的缘起与未来的方向。
www.dajiadiy.com是他幼儿教育的网站。

2009年7月12日星期日

攝影人探索客家村











星洲日報/大北馬‧2009.07.13
(檳城)雖然天不作美,在活動開始階段還下著細雨,但這並沒有澆滅攝影發燒友的興致,大家紛紛背著相機和鏡頭,浩浩蕩蕩到浮羅山背參加“探索浮羅客家村戶外人文攝影”活動去了!

“探索浮羅客家村戶外人文攝影”活動由星洲日報、檳州客屬公會屬下青年團及浮羅山背客家村聯委會和攝行狂聯辦,週日(7月12日)舉行,吸引了80名攝影發燒友的參與。

四千金表演正宗客家舞蹈

在上午8時左右,人潮陸續抵達開幕活動會場,即浮羅山背聖心中學禮堂,大會進行了一場“特別”的開幕儀式後,由檳州客屬公會署理會長拿督謝詩堅主講客家文化歷史、浮羅客家村聯委會福利股股長古天發講解浮羅的特色及必攝景點後,大會也為出席者準備了兩項與客家文化息息相關的演出。

首項表演項目為檳州客屬公會副會長拿督彭永添四名千金從中國拜師學回來的正宗客家舞蹈,四名客家妹子除了演出精湛,連服飾也非常講究。

另一項節目為客家拳的表演,武術家除了在台上示范各種拳套,也與出席者互動,邀請出席者上台對他們“拳打腳踢”,讓出席者親自“測試”客家拳的真功夫。

在兩項表演過後,天開始放晴了,攝影人於上午10時30分左右拎著相機到戶外探索客家村的奧秘。

大家拿著相機邊走邊拍,覺得非常有趣好玩,也藉著這項活動,對客家人和文化及浮羅山背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謝詩堅在會上說,一張照片勝過考古學所寫的千萬字,而照片就是歷史最好的證據檔案,因此他希望攝影人能夠在透過“探索浮羅客家村戶外人文攝影”活動,拍攝更多能夠記錄浮羅山背客家人的歷史。

其中一些攝影人更因為沒有攜帶自己的子女出席而感到惋惜,也表示希望主辦單位在往後的日子,能夠繼續舉辦類似有意義的活動。

展示圖片福建永定土樓模型

主辦單位也在聖心中學禮堂舉辦客家圖片展,也展示出晉升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福建永定土樓模型。

出席“探索浮羅客家村戶外人文攝影”活動的嘉賓包括檳州藝術委員會主席黃漢偉、檳州客屬公會總務胡欣樺、客屬公會青年團團長徐宗周、客家村聯委會會長曾高遠、攝行狂大隊長李會憲、星州日報檳吉玻及霹靂高級區經理潘友平、檳吉玻業務開發主任賀世敏。


赴浮羅山背“探索客家村”‧12日邀你攝出客家真諦
星洲日報/大北馬‧2009.07.04

(檳城)7月12日邀你共訪浮羅山背,共同探索浮羅山背客家村,參與戶外人文攝影。

星洲日報聯合檳州客屬公會青年團、浮羅山背客家村聯委會與攝行狂,7月12日早上7時30分至中午,邀你共同前往素有檳城客家村的浮羅山背一游,與你共同探索客家人的文化。

“探索客家村”除了介紹本土客家文化,同時也藉此活動為浮羅山背客家村設地標做記錄工作,並響應吉打客家公會將主辦的客家文化攝影賽,提供參賽作品,從中推廣人文攝影活動。

深入瞭解客家人文化

主辦單位借此活動,讓你進一步瞭解本土客家人文化,讓你進入客家村前做好準備,以求更瞭解客家文化後,拍出更動人的照片。

客家文化主講人拿督謝詩堅將在進入客家村前,以約40分鐘講解客家文化作為序幕,參加攝影者較後可按照推薦攝影地點的地圖,在指定時間內,在浮羅山背一帶尋找攝影的題材。

檳州客屬公會青年團及浮羅山背客家村聯委會也將趁此活動安排客家文化展出,讓參與者更深入體會客家文化。因此,檳州客家公會呼吁當地居民及客家人士,捐出家中生活所用的傳統舊物件,作為即將成立的客家文物館展示品。

借舊照片存文物館

此外,主辦當局也呼吁當地居民借出浮羅山背的舊照片,以作為文物館存檔用途。

記得哦,7月12日早上7時30分在檳城浮羅山背聖心學校集合,到時見!

活動:探索浮羅山背客家村,參與戶外人文攝影

時間:7月12日早上7時30分

地點:浮羅山背客家村

報名熱線:檳州客屬公會04-2299603/04-2290603,報名免費。

活動:客家文化攝影賽

主辦單位:吉打客家公會

協辦單位:吉玻攝影公會/星洲日報

攝影主題:檳吉玻旅遊景點(風光/古蹟)及客家風情。

攝影題材:檳吉玻歷史建築、旅遊景點、北馬客家社群環境(宗祠會館、傑出人物、具客家特色教育、宗教、民居等古蹟)。

宗旨:

(一)配合70週年會慶/大廈開幕暨承辦全國客聯代表大黛/第6屆客家文化節。

(二)鼓勵珍惜文化古蹟。

(三)趁客家文化節圖片展,展覽攝影參賽作品反映北馬風光/古蹟/文化及客家風情,促進本地旅遊。

獎勵:

冠軍:1000令吉、獎杯、獎狀/名貴獎品

亞軍:800令吉、獎杯、獎狀/名貴獎品

季軍:500令吉、獎杯、獎狀/名貴獎品

優勝獎:100令吉、獎狀(共10名)

幸運抽獎:每份參加作品有一次抽獎機會。

參賽規則:

1、公開給檳吉玻華裔居民,不論職業,報名一律免費。

2、參賽作品不限,每張相片須以8R(8X10或8X12)為標準的彩色相片。連同照片光碟隨作品呈交。

3、參賽作品不限,不可破壞個人或國家形象。

參賽作品需聯同表格及相關物件在截止日期7月21日呈交以下地點:

亞羅士打:日麗數碼攝影沖印中心(吳瑞發012-4759181)、FOCAL COLORSHOP(013-4561111)、吉打客家公會(04-7339410)、蔡泉興(019-4406136)

雙溪大年:CHONG FOTO(04-4218506)

居林:中華數碼攝影沖印中心(04-4907462)

星洲日報/大北馬‧2009.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