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0日星期一

惊艳浮罗山背(三)(四) (五)好山好水好人情










好山好水好人情
作者:朵拉



多少年没有环游槟岛了?

记得80年代首次到台湾,酒店对面正是著名的龙山寺,每天我们起早摸晚,非常忙碌地左走右逛。出门时抬眼看龙山寺上香的拥挤人潮,望着永远香烟袅绕的古老神庙,心想,景点就在眼前,无论何时皆可以抽个空到对面过去看一下。结果在台北小住两个星期,早出晚归,一直到回家的那个早上,也还没有时间走进龙山寺的大门。

距离越近,越容易变成遥远的他方,永远去不到的地方。

槟城人,你们有多少年没有环游槟岛了?

住在槟岛上,何时不能去环岛观光呢?

随时都行的结果,最后通常变成随时都不行。

不久前跟着年轻作曲家黄楚原去环游槟岛。

我们分别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去同一个地方。他为了即将自英国踩单车到德国去短期进修的挑战而进行自我锻炼。我则是被他提醒而开始思念环游槟岛的那条蜿蜒曲折的绿色山路,还有,环游槟岛的中停站,浮罗山背。

从丹绒督公一路驰上丹绒武雅,穿过巴都丁宜,到直落巴巷大街的交通圈,再转向双溪槟榔的方向,两旁的道路边皆绿意盎然的树林,湛蓝的海水,叫人一个早上便心旷神怡。路上偶尔下起细雨,但却阳光普照。还未踅到浮罗市区,先给浮罗在地人古添发打电话,他即刻邀约到浮罗新巴刹早餐。

之前没打算见他,故无提早预约,突然的电话,叫以推介浮罗为己任的古添发照样热情接待。再次听他对家乡的深情告白,仍为他的爱乡恋情感动不已。

为了让更多人对他心目中最美丽的家乡留下美好回忆,他一听到有人或有团体上来,就赶紧放下手上的忙碌工作,专门带领他们看山看水看风光。

每个到浮罗的来人,他都不停挽留:多呆一下,再多看一个景点,再多认识一个角落。那天早上他就是这样游说黄楚原:“我们浮罗山背有美丽的稻田、秀丽的山峦、蜿蜒的河溪、还有马来甘榜、客家老屋……”他说话的声音本来就很大,激动起来声调益发高八分。古太太在一边温柔地笑他“说话那么大声。”他理直气壮“我说话本来就很大声。”何况说的又是真正的事实。

想起他曾带我们走过的稻田、榴莲园、老屋、古庙、山坡、小河、渔村……,一边滔滔不绝地说着浮罗的历史,比称职的导游还更加热情。

性格梗直,心地善良,在山背的市区吃小食,在巴刹购物时,遇到不少老老实实做小生意,守着本份做人的乡民。他们不知道,就是他们,默默地为自己的家乡浮罗山背,加了很高的分数。

也许,这个星期日就环游槟岛,半路记得暂停在浮罗山背,感受一下当地居民的热情和善良。


惊艳浮罗山背(四)



情意在山背间
朵拉



春节之前,有个晚上到浮罗山背过夜。

幽黯的夜晚,只听见虫鸣蛙叫。记得抵达巴里岛雾布镇的稻田酒店当晚,竟然无法置信地问侍者:“这,是不是录音机的声音?”城市人与虫鸣蛙叫分别日久,忘记这是大自然的音乐。

浮罗之夜,闲闲无事,晚餐后到门口散步,遇见一天空的星星,把黑色的夜空闪烁得像铺垫着钻石的黑绒布。清凉的夜风徐徐掠过,带着山和树的绿味道,随着闲逸的步伐在轻轻飘荡。散步回来,静谧的夜里,开着舒伯特的音乐,读书读诗看水墨画册,忘记烦嚣的人世,不知时光的流逝。

隔天清晨,我们在浮罗巴刹吃早餐,叫了咖啡和拉沙。

之前经过卖水果的摊档,先买一梳香蕉。非常高兴见到多年不见的大自然香蕉,是那种每一条表皮看起来都像有瑕疵的黑皮香蕉,和平常买自超市的明亮黄色光滑无疵卖相,相差太远。

等待早餐的时候,我们忍不住大自然的诱惑,先吃香蕉。

捧来咖啡的小姐走到我们桌前,先是欲言又止,但咖啡一放下,她却马上就开口:“你们刚吃过香蕉,不可以喝咖啡。”

大概怕我们不相信,已走开,又踅转回来:“不久前,有一群单车骑士上来,一边吃香蕉,一边喝咖啡,有个中医师正好也在,过去告诉他们,香蕉不可以配咖啡一起吃,我们身体内的糖份将因此大幅度提高,可能导致糖尿病。”

这说法究竟有没有医学根据,到底是不是事实?那是另外一回事。

眼前这位好心肠的小姐的真诚劝告,令我们惊愕,感动。

浮罗的新巴刹非常干净,早上的空气特别清新,她的一番殷殷劝告,令我们对浮罗的好感更上一层楼。我们不过是叫了她一杯咖啡的顾客,是浮罗的陌生过客,她对我们的真心诚意却完完整整,把我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地关心。

她略迟疑:“不然这杯咖啡不要了吧?”作势要拿走。

表面上不动声色的我们说:“没关系,没关系。你放着好了。”

她走去又回来,手里拿个干净的小小塑料袋,劝告我们:“我看,你们现在还是别喝,把咖啡打包了带走,回去以后也待过一阵子才喝。”

记得杜忠全曾告诉我,自亚依淡极乐寺后山,爬过水坝,再穿越水坝山路的后边,就一直走到浮罗市区,所以人说浮罗在山的背后。

这就是遥远小镇的,善良单纯的,乡野居民的,难忘印象。

惊艳浮罗山背(五)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朵拉





为什么对生活慢悠悠的浮罗山背怀有深情?

朋友随口问,却叫我想起,有一首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浮罗山背,是我妈妈的家乡。妈妈在哪儿出世,长大,结婚。搬到乔治市老城区,然后生下我,带我回娘家。

浮罗山背是我的外婆家。

那是交通不方便的年代,很少人拥有私家车,就连巴士,的士也不多。一年到外婆家的次数同样也不多。平常时候搭黄色巴士,春节期间公车乘客太多,就打私家的士上去。

最近开车环岛行,自丹绒督公上到浮罗山背后,特地绕当年黄色巴士走的路线从峇六拜经过工厂区再往下到乔治市市区。绕绕转转的山路正在扩建,已经进行了好多年的工程,速度缓慢的原因据说是和政府拨款的速度成正比。当车子行走在那条弯曲迤逦的山路上,于每个转弯处,我都看见我的童年巴士和的士。

不知道为什么年纪小小,大约才五六岁的稚龄,对于一边是山壁,一边是山谷不断在环绕转弯的倚山马路,有一种极其恍惚模糊的不安全感觉。尤其是车子在上山时刻,作为家中老大的我,车上座位总排在汽车的门边,从窗口望出去,一片青翠碧绿的山色没有赢得我的赞赏,唯有那深不可测的山谷,具体得使恐惧在心里不停地升级,眼泪流连在眼眶里,差那一点点就要流出来。

为什么会充满悲剧性地想象着各种抽象的意外镜头呢?整条颠簸路上不断在幻想,万一车子坠入山谷,应该怎么办好?

平时没什么机会外出,一年才那么几次回外婆家,是快乐的事,可是,行车的路上却悬挂着如此沉重的心事,让本来耀眼的快乐划上灰暗阴郁的颜色。

如今快要被拉直的山路,未来不再崎岖难行,平坦宽直的马路,将会方便更多游人涌到浮罗山背来观光旅游,原本隐姓埋名的美丽风光,让越来越多前来的旅人不断在发掘。

缓慢悠闲的生活,单纯朴素的日子,浮罗山背是否能够以不变的旧日风情应对日新月异的万变呢?

当年到了外婆家,黄昏吃过晚饭,一大群不怕人的燕子,长长一排在电线上吱吱喳喳看家家户户的小孩们集聚在马路中间,玩起跳格子、打球、追逐、跑步的孩童游戏,大人就在路边随意聊天。

人烟稀少的小山镇,月亮才刚出来,街道上就连一部车子也没有。

拓宽的道路,显示欢迎的姿态,熙熙攘攘的形形色色观光客,对原本安详静谧的乡下是一件好事吗?

正当醒觉的人都在追求慢活、追寻心灵纯净的今天,只能企盼浮罗山背的缓慢晃悠生活文化不要成了绝景。

2011年5月25日星期三

榴槤花 --馬國客家生命印記

海外客家系列報導
(中央社記者孫天美吉隆坡特稿)

馬來西亞檳城州浮羅山背區,以山上客家果園盛產的榴槤名聞遐邇;但在早年物質貧乏年代,園主和家人卻窮得靠吃花和葉子度日,一年一度的榴槤花季,是他們引頸期盼的豐收時候。




60歲的榴槤園主房娘勝,憶起年少時檳城州(Penang)人民的經濟困頓不勝唏噓,當時人民對物質的要求不高,賺到的錢以購買必需品為主,花在榴槤等水果的開銷有限,因此榴槤難得一年一度的結果,有時候卻有價無市。





  「而且從山上走到山腳市集,也要近3小時的往返山路,路途太遙遠了,所以從有記憶以來,母親為家人在餐桌上準備的食物,都是果園裡果樹的花朵、雜草般在園中叢生的山佬葉,或是果園後方小樹林裡採的野菜。」



房娘勝說,在那個年代,山上所有客家籍的榴槤園主和家人,都是如此打發一日數餐。





房家的榴槤園有百年歷史,房娘勝和房娘興是第3代。歷來榴槤是家裡最大宗的收入,不過榴槤一年只有一次的收成,所以園子裡也種植橡膠、香蕉、豆蔻等植物,以便在非榴槤季節家裡也有一些收入。





因此,每當淡黃色的榴槤花,在3月盛開後隨風飄散滿山滿谷時,那除了是一碟又一碟餐桌上的佳餚,更是這一季豐收的好兆頭。





房娘勝說,家裡小孩會在這個時候,到果園中把掉落在地面的榴槤花,集滿一家人吃的分量後,再去掉花瓣和花藥,只留下花絲(雄蕊)帶回家讓母親烹煮。





「花絲炒『三巴』(Sambal,一種南洋特製的辣椒)和蝦米最好吃,用來炒豬肉也可以,但味道就沒有炒三巴好吃。」



受訪當天,房娘勝和弟弟房娘興一大早就到園裡收集榴槤花並清理好,興高采烈的向客人介紹他認為「具有排毒功效,營養價值相當高的榴槤花」後,就下廚示範從母親哪裡學來的榴槤花絲炒三巴蝦米。





他熟練的熱了鍋子、再依序的把油、三巴和蝦米倒進鍋裡,待三巴的辣味和蝦米的鹹味,溢滿整個廚房後,他才倒下榴槤花絲和勻,最後才加入糖和鹽調味。





清理乾淨的榴槤花絲,乍看之下和金針菇很像,觸感也和金針茹相差無幾,但炒過三巴和蝦米的榴槤花絲,口感卻異常清脆,在馥郁濃香的三巴和蝦米味道之間,就仿似倘佯在鬧市中的一股輕音樂──如此的不搭調卻又如此的諧調。





詢及房娘勝菜市場是否可以買到榴槤花或榴槤花絲,他愣了一下,臉上露出有些羞澀的表情說:「這是我們自己吃而已,外面的人不要吃的啦。」



他凝視著一口接一口,吃得津津有味的訪客,沈默半晌,再言若有感的說,他的孩子們都不太願意吃榴槤花了,而且他們都各有自己的專業領域,兒子更已到首都吉隆坡發展,「他應該不會想繼承家裡的果園了吧…」。





目前已半退休的房娘勝和房娘興,早已舉家搬遷到比較熱鬧的山腳下市鎮居住,僅留下兩隻土狗,看守著祖屋和果園,以防住在附近的工地外勞到園中偷摘水果。





儘管不再有著年少時候捉襟見肘的經濟壓力,房娘勝和房娘興依然在每天早上5、6點,騎著各自的機車,沿著柏油馬路騎到山上勞動。





果園中的花開花落,也許不再如早年般緊緊的牽動著房家的經濟命脈,但大半世紀以來依存著山林的生命,卻是房娘勝和房娘興這一輩的檳城州客家人,一生抹不去,也斷不掉的印記。

客家落腳馬國 浮羅山背

客家落腳馬國 浮羅山背


中央社 / 2011/05/07



海外客家系列報導(中央社記者孫天美吉隆坡特稿)


檳城州(Penang)由檳榔嶼(又稱檳島,英文名為Penang Island)和對岸的威斯利省(Province Wellesley)組成,總面積為1030平方公里。



浮羅山背區(Balik Pulau)則位於檳榔嶼的西南部,土地面積為1萬7345公頃。



檳城著名學者溫梓川曾於1978年出刊的「檳州客屬公會40周年紀念特刊」寫道,最早南來檳城的客家人,應是從浮羅山背登陸,後定居於此。



他指出,浮羅山背最早的公冢誌期為1856年,英國人直到1876年才登陸檳島東北部開埠,因此推斷客家人到浮羅山背定居時,浮羅山背仍未開闢。



檳州客屬公會署理主席謝詩堅認為,客家人南來時選擇在浮羅山背定居,而非到較繁華的市區,應為客家人的天性使然,因為客家人在中國時多居住山區,並以務農為生。



根據檳州客屬公會的資料紀載,目前浮羅山背的人口逾10萬人次;華人佔4萬人左右,客家人則佔華人人口的近半數。此地的客家人,以祖籍惠州為主,其他的祖籍則有海陸、陸豐、河婆、大埔等。



相較於檳島東北部主要以福建話為華人溝通媒介的喬治市區(Georgetown),浮羅山背的華人不分籍貫,幾乎都以客家話交談,這使得一個面積只有285平方公里的檳榔嶼,只要跨越一個山頭,就有兩種不同華人文化的面貌出現。



檳城州政府統計,全檳城的榴槤園面積為3749英畝;其中,浮羅山背的榴槤園就佔了約3000英畝,約有3000戶人家的果園,主要以種植榴槤為生。



「浮羅山背」的馬來文名字是Balik Pulau(中文發音為「峇烈卜佬」)。



不過,從馬來文的字面解釋,Balik是「回去」,Pulau為「島」,把字面意思串聯起來即為「回島」,和「浮羅山背」這個名字,似乎完全搭不上。



詢問浮羅山背文化工作者古添發後,方知此地馬來文的原名為「Sebalik」Pulau(中文發音為「瑟峇烈卜佬」),即中文的「島的另一面」的意思,後來不知何故,大家漸漸的就省略了「Se」這個發音。



儘管如此,從浮羅山背這個名字,是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客家人早期在這個地區的主導性。



除了「浮羅」是客家話Pulau的音譯之外,檳州客屬公會署理主席謝詩堅也指出,「山背」是客家話「山的後方」之意。



從繁華的檳島東北部喬治市區,望向位於西南部的浮羅山背,中間恰好就隔著一座山,這個客家人的社區,確實就在「山的後方」。



因此謝詩堅認為,早年此地若非由客家人主導,而是馬國華裔人口中佔最多的福建人,那麼浮羅山背的名字,現在則應該是福建話的浮羅「山尾」了。

2011年5月1日星期日

大马名女作家朵拉回归浮罗



马华作家朵拉印象记


文/黄明安
出处:http://wxs.zhongwenlink.com/home/news_read.asp?NewsID=43018


朵拉也是一位画家,她写小说写专栏,开画廊把画挂出去,让文学圈的朋友羡慕,也让美术界的朋友惊讶。跑步、运动、养花、养猫、喝茶,跟家人一起度过周末,做喜欢吃的食物,购买他们的衣服等;可她还有一个人的生活,她有时喜欢独自漫步,走到山前水边,观看野花遍地,落霞满天。她对于绘画的痴迷有时可能超过文学,她喜欢色彩语言超过文字语言。她曾用七年时间对马来西亚34位画家做了专访,写出一本厚厚的书,推介那些在艺术领域默默耕耘的人,评点他们的艺术和人生。她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对朋友忠诚而肝胆。她有一双女儿,对待孩子象朋友一样,一家人沉浸在艺术气氛里。我相信朵拉她生活幸福。我喜欢看到朵拉那些精短、纯粹、智慧的文字,期待看到朵拉更长、更复杂的小说。以朵拉的才华和阅历,她如果集中力量,是完全可以超越自我的
 
-----------------------------------------------------------------
 
专业作家、画家: 原名林月丝
马来西亚女作家朵拉专辑-(世界华文作家园地)


2010-11-06 16:02:43 来源:澳中网 作者:李明晏
http://achina.com.au/bencandy.php?fid=74&id=1959



朵拉简介:原名林月丝,出生于马来西亚槟城。专业作家、画家,祖籍福建惠安。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理事、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霹雳州副主席、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理事。曾受邀为大马多家报纸杂志及美国纽约世界日报、台湾人间福报撰写副刊专栏。曾任大马棕榈出版社社长、《蕉风》文学双月刊执行编辑、《清流》文学双月刊执行编辑。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超过5000篇作品。出版过短篇小说集、微型小说集、散文集、随笔集、人物传记等29本集子。其中7本在台湾印行。作品译成日文、马来文等。曾获读者选票为国内十大最受欢迎作家。多篇小说作品被改为广播剧在大马及新加坡电台播出。多篇作品发表在多个国家与地区。其中有微型小说收入中国、美国、新加坡、香港的大学教材、中学教材和当地国汉语学习教材,散文被国内独立中学选为语文教辅教材。超过百篇散文与微型小说作品收入如《世界华文微型小说作品集》等国内外100多种集子。应邀参加过在新、泰、马、菲、印尼、文莱召开的1至6届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应邀到台湾、汶莱、印尼等各地演讲。曾获国内外大小文学奖29个。80年代开始水墨画创作,于国内外联展超过30次,个展两次。

-----------------------------------------------------------------------


朵拉写浮罗山背 (一)

惊艳浮罗山背    朵拉

出处:光华日报




我们先惊艳巴里岛,回来后以游客眼光重新“发现”浮罗山背。

青山绿水,风光如画的巴里岛,但见大树如荫,鲜花盛开,碧绿青翠的梯田,路旁大多传统民居,车过的地方小河处处,人们步伐晃悠闲逸,真是个心灵解压的好地方。

重归浮罗山背,才发现,无需远赴巴里岛游山玩水,有空就到山背去慢行,或爬山或骑单车,或就漫游式地乱逛,附近有稻田、渔村、大海、河溪,可选择到小山上听鸟叫、溪水旁听水流、果园里吃水果、散步时细看花草树木,闻着不同鲜花的幽幽香气,让人在平日繁忙的工作里、人事的倾轧间,过度疲累的精神来个消除压力的心灵SPA。

浮罗山背是榴莲的代名词。槟城人都知道,要吃美味的果王,到山的背面寻去。名气不只在北马,果王艳名远播到大马其他州属,霹雳、吉隆坡、马六甲、柔佛、新加坡都曾经有朋友向我赞赏,甚至其他喜欢榴莲的外国游客,一到水果季节,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浮罗山背。

山背小镇另一样令人食指大动的食物是拉沙。酸辣拉沙以鱼肉多、鲜味香,还添加了当地自制的虾膏,煮出只有浮罗山背才具有的特色拉沙味道。

到处旅游,对食物极之挑剔的鱼简,只吃浮罗山背的拉沙。

豆蔻是浮罗山背的特产之一。它的药用价值很广,中国朋友则最爱豆蔻膏。并非食物,乃外敷药用品。几乎所有中国友人一抵达槟城,就提出同样问题:那儿可以买到豆蔻膏?零食店售卖的腌渍豆蔻广为妇女所爱,且备受小孩欢迎。一个对食物挑剔的吉隆坡朋友,大力推荐新鲜炖煮豆蔻水加冰糖,认为有消风、止咳等药效。

有一种类似馒头的“蕃薯陇”,这特殊名称指的也许是像稻田的阡陌(陇)吧?事实上它的本质很像槟城福建人拜神时爱用的“面龟”,展示的面相却不是平时酬神用的红色或九月素食的黄色,浮罗市民喜欢吃这以面粉加蕃薯制作,长卷形,中间剖开,洒黑糖,蒸熟后又香又甜的糕点,软软又QQ,口感很好。少人知道,因为是手工业,无法大量制造,产品限量,每天下午两点至三点,有时半小时,有时候一个小时,即时售光,迟到者向隅。

品尝过的人刻意挑那时间段抵达浮罗山背,在大街旧巴刹等候,售卖者的档子一停下,排队的人龙立马出现,有时候眼见吃不着,因为被那些曾尝过的人提早打电话预订,未开档已售罄。

在人们对文化限于吃的认识时,浮罗山背的名气已经很响亮。自从2008年双七日槟城成功申请获得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后,人人瞬时对传统和古老有了更深一层的兴趣,便想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原躲在山的背后朴素无华的小镇,这时逐渐显露它的内在魅力。

旅人走到山背,往往为沙滩、稻田、田野、传统老屋、马来甘榜吸引,处处旖旎风光,连槟岛本土居民也变成常来的游客。

一个地方之所以叫人难忘,诱人风景和可口食物固然诱惑,浓郁的人情味更让人留连。浮罗山背乡民单纯质朴,亲切友好,真诚善良。所以才有“惊艳浮罗山背”。



注:《惊艳浮罗山背》是浮罗乡人古添发的网站名字。




朵拉写浮罗山背(二)
浮罗故乡人
出处:光华日报



离开槟城二十年,重回故乡,再走到山背,遇见浮罗的故乡人,古添发。

巧合的是古添发也曾到外头去兜兜转转十六年,最后带着妻儿回到故乡长住。回归的原因非常简单:“月是故乡圆,人是故乡亲,泥土是故乡芬芳,最好吃的是故乡的古早味道。”

故乡的深情,启发他耐心地去探索浮罗山背的历史和文化。童年往事像梦一般地回来寻找他,他并没有沉溺在梦里,反而积极且认真地投入田野调查和研究行动,这给了他重新认识故乡的机会,叫他惊讶地发现,浮罗山背原来蕴藏如此丰富的乡土文化。

当浮罗山背的“盛名”远播,游客越来越多,研究学者和媒体工作者不断地涌上山来的时候,从前受人忽略的郊野,像一颗被光阴打磨的宝石,开始闪烁明丽耀眼的光芒。经济的繁荣却使原来占有70至80巴仙的森林和原野,一日一日被蓬勃发展的屋业缓缓侵蚀。为了让路给经济和繁荣的大军,“那些充满沧桑历史味道的传统老屋,还有椰林和稻田,都渐渐在消失。”

深切关注生态保育的古添发盼愿“发展虽然无法阻止,但可以好好规划,希望获得双赢的结果。”他也期待州政府“参考台湾的休闲农场,推广生态旅游,让大自然得以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

本来就喜欢文学艺术的古添发,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浮罗,自告奋勇,多次带领文学、文化研究者和媒体人,还有艺术家到当地的马来甘榜、华人村落、海边、田野四处观光,把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和深情,灌输给到来旅游的朋友。

认识了国际著名画家廖彼得和张汉发以后,他不只把他们接引到浮罗山背来写生,并跟着两位老师学习作画,开始他个人的绘画生涯。但却不以此为满足,他憧憬的是:“有朝一日,让浮罗山背成为国际艺术家的聚合地。”这是他的梦想,也是他的理想。“在这里创办国际艺术创作营,邀请本国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前来交流,让更多人认识浮罗山背,也让更多浮罗山背人认识艺术。”

有梦,也要有行动,唯有行动让梦想可以成真。“渔村画室”的成立,是古添发踏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