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0日星期一
惊艳浮罗山背(三)(四) (五)好山好水好人情
好山好水好人情
作者:朵拉
多少年没有环游槟岛了?
记得80年代首次到台湾,酒店对面正是著名的龙山寺,每天我们起早摸晚,非常忙碌地左走右逛。出门时抬眼看龙山寺上香的拥挤人潮,望着永远香烟袅绕的古老神庙,心想,景点就在眼前,无论何时皆可以抽个空到对面过去看一下。结果在台北小住两个星期,早出晚归,一直到回家的那个早上,也还没有时间走进龙山寺的大门。
距离越近,越容易变成遥远的他方,永远去不到的地方。
槟城人,你们有多少年没有环游槟岛了?
住在槟岛上,何时不能去环岛观光呢?
随时都行的结果,最后通常变成随时都不行。
不久前跟着年轻作曲家黄楚原去环游槟岛。
我们分别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去同一个地方。他为了即将自英国踩单车到德国去短期进修的挑战而进行自我锻炼。我则是被他提醒而开始思念环游槟岛的那条蜿蜒曲折的绿色山路,还有,环游槟岛的中停站,浮罗山背。
从丹绒督公一路驰上丹绒武雅,穿过巴都丁宜,到直落巴巷大街的交通圈,再转向双溪槟榔的方向,两旁的道路边皆绿意盎然的树林,湛蓝的海水,叫人一个早上便心旷神怡。路上偶尔下起细雨,但却阳光普照。还未踅到浮罗市区,先给浮罗在地人古添发打电话,他即刻邀约到浮罗新巴刹早餐。
之前没打算见他,故无提早预约,突然的电话,叫以推介浮罗为己任的古添发照样热情接待。再次听他对家乡的深情告白,仍为他的爱乡恋情感动不已。
为了让更多人对他心目中最美丽的家乡留下美好回忆,他一听到有人或有团体上来,就赶紧放下手上的忙碌工作,专门带领他们看山看水看风光。
每个到浮罗的来人,他都不停挽留:多呆一下,再多看一个景点,再多认识一个角落。那天早上他就是这样游说黄楚原:“我们浮罗山背有美丽的稻田、秀丽的山峦、蜿蜒的河溪、还有马来甘榜、客家老屋……”他说话的声音本来就很大,激动起来声调益发高八分。古太太在一边温柔地笑他“说话那么大声。”他理直气壮“我说话本来就很大声。”何况说的又是真正的事实。
想起他曾带我们走过的稻田、榴莲园、老屋、古庙、山坡、小河、渔村……,一边滔滔不绝地说着浮罗的历史,比称职的导游还更加热情。
性格梗直,心地善良,在山背的市区吃小食,在巴刹购物时,遇到不少老老实实做小生意,守着本份做人的乡民。他们不知道,就是他们,默默地为自己的家乡浮罗山背,加了很高的分数。
也许,这个星期日就环游槟岛,半路记得暂停在浮罗山背,感受一下当地居民的热情和善良。
惊艳浮罗山背(四)
情意在山背间
朵拉
春节之前,有个晚上到浮罗山背过夜。
幽黯的夜晚,只听见虫鸣蛙叫。记得抵达巴里岛雾布镇的稻田酒店当晚,竟然无法置信地问侍者:“这,是不是录音机的声音?”城市人与虫鸣蛙叫分别日久,忘记这是大自然的音乐。
浮罗之夜,闲闲无事,晚餐后到门口散步,遇见一天空的星星,把黑色的夜空闪烁得像铺垫着钻石的黑绒布。清凉的夜风徐徐掠过,带着山和树的绿味道,随着闲逸的步伐在轻轻飘荡。散步回来,静谧的夜里,开着舒伯特的音乐,读书读诗看水墨画册,忘记烦嚣的人世,不知时光的流逝。
隔天清晨,我们在浮罗巴刹吃早餐,叫了咖啡和拉沙。
之前经过卖水果的摊档,先买一梳香蕉。非常高兴见到多年不见的大自然香蕉,是那种每一条表皮看起来都像有瑕疵的黑皮香蕉,和平常买自超市的明亮黄色光滑无疵卖相,相差太远。
等待早餐的时候,我们忍不住大自然的诱惑,先吃香蕉。
捧来咖啡的小姐走到我们桌前,先是欲言又止,但咖啡一放下,她却马上就开口:“你们刚吃过香蕉,不可以喝咖啡。”
大概怕我们不相信,已走开,又踅转回来:“不久前,有一群单车骑士上来,一边吃香蕉,一边喝咖啡,有个中医师正好也在,过去告诉他们,香蕉不可以配咖啡一起吃,我们身体内的糖份将因此大幅度提高,可能导致糖尿病。”
这说法究竟有没有医学根据,到底是不是事实?那是另外一回事。
眼前这位好心肠的小姐的真诚劝告,令我们惊愕,感动。
浮罗的新巴刹非常干净,早上的空气特别清新,她的一番殷殷劝告,令我们对浮罗的好感更上一层楼。我们不过是叫了她一杯咖啡的顾客,是浮罗的陌生过客,她对我们的真心诚意却完完整整,把我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地关心。
她略迟疑:“不然这杯咖啡不要了吧?”作势要拿走。
表面上不动声色的我们说:“没关系,没关系。你放着好了。”
她走去又回来,手里拿个干净的小小塑料袋,劝告我们:“我看,你们现在还是别喝,把咖啡打包了带走,回去以后也待过一阵子才喝。”
记得杜忠全曾告诉我,自亚依淡极乐寺后山,爬过水坝,再穿越水坝山路的后边,就一直走到浮罗市区,所以人说浮罗在山的背后。
这就是遥远小镇的,善良单纯的,乡野居民的,难忘印象。
惊艳浮罗山背(五)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朵拉
为什么对生活慢悠悠的浮罗山背怀有深情?
朋友随口问,却叫我想起,有一首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浮罗山背,是我妈妈的家乡。妈妈在哪儿出世,长大,结婚。搬到乔治市老城区,然后生下我,带我回娘家。
浮罗山背是我的外婆家。
那是交通不方便的年代,很少人拥有私家车,就连巴士,的士也不多。一年到外婆家的次数同样也不多。平常时候搭黄色巴士,春节期间公车乘客太多,就打私家的士上去。
最近开车环岛行,自丹绒督公上到浮罗山背后,特地绕当年黄色巴士走的路线从峇六拜经过工厂区再往下到乔治市市区。绕绕转转的山路正在扩建,已经进行了好多年的工程,速度缓慢的原因据说是和政府拨款的速度成正比。当车子行走在那条弯曲迤逦的山路上,于每个转弯处,我都看见我的童年巴士和的士。
不知道为什么年纪小小,大约才五六岁的稚龄,对于一边是山壁,一边是山谷不断在环绕转弯的倚山马路,有一种极其恍惚模糊的不安全感觉。尤其是车子在上山时刻,作为家中老大的我,车上座位总排在汽车的门边,从窗口望出去,一片青翠碧绿的山色没有赢得我的赞赏,唯有那深不可测的山谷,具体得使恐惧在心里不停地升级,眼泪流连在眼眶里,差那一点点就要流出来。
为什么会充满悲剧性地想象着各种抽象的意外镜头呢?整条颠簸路上不断在幻想,万一车子坠入山谷,应该怎么办好?
平时没什么机会外出,一年才那么几次回外婆家,是快乐的事,可是,行车的路上却悬挂着如此沉重的心事,让本来耀眼的快乐划上灰暗阴郁的颜色。
如今快要被拉直的山路,未来不再崎岖难行,平坦宽直的马路,将会方便更多游人涌到浮罗山背来观光旅游,原本隐姓埋名的美丽风光,让越来越多前来的旅人不断在发掘。
缓慢悠闲的生活,单纯朴素的日子,浮罗山背是否能够以不变的旧日风情应对日新月异的万变呢?
当年到了外婆家,黄昏吃过晚饭,一大群不怕人的燕子,长长一排在电线上吱吱喳喳看家家户户的小孩们集聚在马路中间,玩起跳格子、打球、追逐、跑步的孩童游戏,大人就在路边随意聊天。
人烟稀少的小山镇,月亮才刚出来,街道上就连一部车子也没有。
拓宽的道路,显示欢迎的姿态,熙熙攘攘的形形色色观光客,对原本安详静谧的乡下是一件好事吗?
正当醒觉的人都在追求慢活、追寻心灵纯净的今天,只能企盼浮罗山背的缓慢晃悠生活文化不要成了绝景。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